北欧小小拾荒王

标签:
环保空罐拾荒罐子塑料口袋芬兰育儿 |
分类: 萨宅两宝贝 |
回家打开大门,
一眼就瞄见旁边的鞋柜上立着几个空罐子,安德鲁小童鞋的赛车帽子搁在一边
心里一乐:咦,咱家的小小拾荒王又要准备把家里昨天用完的空罐子拿去卖掉了
来到北欧以后
发现好多事情跟我们在国内的印象和感觉是很不一样的,甚至可能把之前在国内的价值观完全颠覆
打小在国内,耳闻目染,但凡是捡垃圾,捡空啤酒罐,饮料罐,玻璃瓶等,都是为生活所迫,为生计发愁,迫于无奈才去干的事情,说不好听就是在贫困线上挣扎贫穷落后的人才会去做的事情
来欧洲以后,发现显然不是那样
“捡垃圾”在这里显然早已不是并不是单纯意义的“拾荒”
这事儿对整个国家,对生存的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在学校的老师们都在鼓励孩子们多多去“拾荒”!~
环保不是一句口头话,它需要国家和人民齐心合力投入大量的金钱和耐心以及时间,从孩子做起
是一个长期奋战的一种来之不易的良好习惯
说实在的,这芬兰这么干净清新的环境,可真不是凭空得来的
在芬兰的商场和游乐园或者城市中心的某块空地
一般都耸立着四,五个巨大的垃圾筒,说巨大真的毫不夸张,有的是跟地底下连通的,打开盖子丢进去东西能听见掉在地下深处的回响
这些垃圾筒,有的是用来装报纸类,也就是纸张类垃圾的,有的是用来装木柴类垃圾的,有的是用来装玻璃类垃圾的,有的是用来装金属类垃圾的。。。。。分的及其详尽仔细,而居民们无一列外全都非常严格的每次把垃圾分类投入倒掉,连我家里的不要的食物残渣类的垃圾,都要专门去买食物类垃圾回收桶来装,不可以跟日常用的任何垃圾倒在一起(如果把带食物残渣的垃圾跟其他的垃圾汇在一起倒掉,需要给垃圾公司交上格外更贵的倒垃圾费用!),现在已经在院子里买了两个食物垃圾大桶了电器家具类的更是需要到指定的地点才能丢弃,有的甚至垃圾如果要丢甚至要交钱才能丢!
这就是为什么国内有人说总是能在国外捡到不要的电视机或者旧家具的原因了,其实丢弃者巴不得你快点拣去,这样正好给他们处理了需要另外交钱才能丢弃的垃圾呢~~~!
记得第一次见到我的孩子们捡拉两个空罐子回家放在前廊那里,我是又又
,吼着说多脏啊,谁让你们捡回来的?!两小宝让我吼得眼泪汪汪的,觉得特别委屈
老赛却若无其事的说,有什么关系?孩子们看见路上有空罐子,捡回来他们放学没事了就拿到空罐回收机里去卖掉,既环保又可以用小小的劳动换回来自己喜欢的巧克力和冰激凌,何乐而不为呢?!
后来我渐渐的发现,这北欧捡空罐子的孩子们不要太多啊
何止是小孩子,大人也很多,年轻人很多,老年人也很多
夏季的夜晚是狂欢的夜晚,也是芬兰人喝啤酒饮料最疯狂的夜晚,草坪上小河边公园里到处都是丢弃的空罐子,然后你就能看见很多的人,拿着无数个塑料口袋捡了满满的,甚至还有人用车后面的小拖车来拉!
芬兰的空罐子上都会标明这个回收罐子的价格
比如这个芬达罐子的回收价格就是0.4欧元,也就是人民币大概4块钱(这搁国内可以买瓶新的饮料了吧~)
下面这个是0.15欧
不可否认,回收罐子的价格并不十分低廉,
估计这也是政府各界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拾荒”环保大军里的激励策略
毕竟物质刺激在哪里都是管用的~
这是在芬兰的几乎所有的超市门口都会有的空罐回收机
下面垫了一个凳子专门方便个子矮小的小孩子们投罐
左边是消毒液,在后面是纸巾和洗手盆,考虑得非常周全
这是站在空罐回收机前投罐的几个少年
看这个男孩子,他面前的大塑料口袋装了很多空罐子
后面这个小孩子在等着他投完罐,再把自己手上拎着的罐子那去投
这在他们相当于是“勤工俭学”了吧
这个北欧国家,
为了防止空罐的散乱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同时节省社会劳动力
捡起被丢弃在道路、河边,草地的空罐,投入超市,车站等地方的空罐投入回收机,会得到代金券
保护环境和减少包装污染,早已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芬兰人从小孩开始,就知道这个话题,并且小小的心里还知道做了环保还能得到“甜头”,这比跟他们讲什么同一个地球的大道理都来得更加直观和有效吧
从最开始的不能接受,到慢慢的理解,到现在的见惯不怪完全接纳
女儿,儿子,不会刻意去捡,但是看见家附近或者正在走的路上有空罐子或者家里用完的,就会习惯性的捡起来收集起来,拿到空罐回收机那里去卖掉
我越来越觉得这真是一个很好的习惯,甚至很庆幸孩子们有这样的“课外兴趣”~!
很高兴,家有小小拾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