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廊”:万众瞩目的焦点(上)
2003年7月,沈阳市有关部门推出了《沈阳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首次提出了打造沈阳中央都市走廊(简称“金廊”)的概念,并指出开发建设金廊,是沈阳继实施浑南新区、铁西新区开发建设之后,推出的又一重大面向新世纪加速沈阳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举措。当时对于金廊建设的意义和目标作出以下界定:
1、整合资源、明晰城市结构;
2、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
3、创造新的产业带和新的投资热点。
金廊的具体范围包括:北起北陵公园,南至南三环路,东至黑龙江街→敬宾街→奉天街→五爱街,西至黄河大街→三经街→三好街,总面积约36.6平方公里,平均宽度1~2公里,全长17公里(浑河南约5公里)。相当于整个和平区(37.6平方公里)规模。
作为沈阳最重要的经济带之一,金廊将集聚金融贸易、商务办公、公司总部、科技会展、文体休闲、现代生活等功能于一身,是未来服务东北、乃至东北亚区域的中枢,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充分体现沈阳的活力和魅力。
金廊的整体结构是以金廊为中轴线,由北向南环环相扣,建筑、道路、绿化、水系等要素紧密融合,形成“一轴、四区、九节点”的布局。
“一轴”是指把北陵大街——青年大街路段设为金廊最重要的功能轴、景观轴、交通轴,简称主轴。金廊所有重要项目主要沿这条轴线两侧分布,形成串联各功能分区和节点的中枢。与此同时,进一步营造轴线的景观特色,使其成为金廊的中心视觉走廊;同时这条轴线还要承担起城市南方北向的主要交通功能。
“四区”则有以下划分:
1、省级行政文化中心区:北陵向南到崇山路,主要功能为省级行政办公、服务、文化休闲等;
2、中央商务区:在现有的基础上拓展北站金融商贸区用地空间,北至长大铁路,南至小西路,规划面积约2.7平方公里,是金廊建设的核心区域之一。打造未来面向东北的区域性金融、管控中心、贸易平台所在地,鼓励发展金融贸易、商务办公、信息服务等功能;
3、文体、展示中心区:北起滨河路,南至浑河。这里重点发展文化传媒、会展博览、体育休闲、宾馆服务、现代生活等功能;
4、城市新中心区:既浑南新区的中心区,是城市新的CBD,是中央商务区在时空和功能上的进一步拓展,构筑未来面向东北亚的金融、贸易、商务、办公、文化、会展等功能,与北站地区的中央商务区形成功能互补的错位竞争关系。
此外,还将在功能区之间,规划两处功能混和区,通过环境整治和逐步改造,发展商业服务、酒店宾馆、现代居住等功能。
“九节点”是指沿金廊由北向南重点建设九处节点,以点带面来带动金廊的建设。
1、北陵公园周边地区:省级行政办公及服务、商务办公、生态公园,重点建设环境、营造文化与办公氛围;
2、北站北出口地区:中央商务区及沈阳北站配套服务区。重点建设酒店宾馆、商业、写字楼等;
3、北站地区:CBD的核心区段之一,重点建设金融、贸易、商务等功能,建筑以高层为主,提高容积率,打造区域中心节点;
4、市府广场地区:发展商务办公、信息贸易等现代服务业;
5、彩电塔地区:重点营造环境,重点发展传媒、信息交易等。
6、展览馆地区:形成综合会展区,举办中小型及专业展览,尽可能营造开敞的空间景观。
7、五里河体育场地区:文化、体育休闲中心,整合周边资源,继续建设大型文化设施,完善文体、休闲服务功能;
8、滨河地区:重点建设青年大街与浑河交叉处区域,创造良好的滨河景观和城市意象,重点发展酒店服务、文化娱乐、旅游等功能;
9、浑南中心区:重点打造未来面向东北亚的国际性、以高科技为依托的金融贸易、商务办公、文化会展平台。
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著名城市如巴黎、华盛顿、北京、广州等,都有一条非常清晰的城市中轴线,并以其为中心展开城市结构和发展城市功能。沈阳市相关部门之所以提出“金廊”的规划,应当是与当时的沈阳北陵大街——青年大街,其沿线已经建设了较多具有重要功能的城市建筑和标志性建筑,并具有较完善的交通功能和景观功能,事实上形成了一条城市空间结构上的中轴线来决定的。其想法实质上是依托现有基础,整合资源、提升品位、拓展空间,完善结构,使其成为城市空间结构的脊梁和城市发展的黄金地带的一次策略性提升。
国内外成功经验证明,规划与经营好一座规模城市,首先必须明白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经营。在按照唯一性、排它性、权威性原则,找到该座城市的理念与灵魂,也即清楚城市的定位之后,还要对城市产业要素进行梳理与整合,清楚城市都有哪些显性与隐形资源,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然后才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与规划。这样一来才能不走或少走弯路,有利城市健康的发展。
2007.2.5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