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学生老板”
(2009-05-21 09:30:44)
标签:
校园老板
生意
校园市场
第一桶金
就业
校园
|
分类:
疯狂校园
|
一位还在读研究生的大学同窗告诉我,她新近在校园网上开了一个小的化妆品店,邀请我有空的时候去看看。她还语气夸张地对我说:咱们本科的时候也太傻了,现在校园小老板可多了,那时候就知道做兼职、家教,其实还不如现在这样每天点点鼠标赚得快。
很多人可能有所不知,在我们那种财经类院校,学生们在校期间就开始为自己的“财东梦”做准备了。前段时间重返校园,发现宿舍区旁边多了几家新开的服装店,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店主都是些学生。白天,学生们忙着上课,就在店门口挂上小牌子,上书曰:老板有事,请电话联系,1xx
xxxx
xxxx。而在老板疏于打理店铺的时间,顾客们其实也在上课,“小老板们”也自然不用担心顾客会因此挑剔。
前段时间,我跟公司的一个客户聊天,谈到了当年他在校园里做“学生老板”的经历。原来这位客户也曾经是校园里的“活跃分子”,他给我讲述他的经历后,我也开始暗自佩服他了。
他在大学入学之初跟父母定下了君子协定,请求父母将2万元学费一次性交给他,而大学四年,他将不再向父母要学费和生活费。出于对儿子的信任,他的父母答应了。
大一的时候,他开始在校园里寻找“商机”。没想到,他的第一个机会很快来了。那时候大学的新宿舍区刚刚建成,学生们上课离教学楼比较远,同学们每天要步行20分钟才能到教学楼上课。他看准了这个机会,做了一番调研之后,拿着2万块钱采购了100台新自行车拉到学校,结果竟然不到三天时间,100台自行车被同学们抢购一空,第一次出手三天内就赚了2000元,这让他在同学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想买自行车的同学都来主动找他了,于是他又拿着赚来的钱进了第二批、第三批自行车。慢慢地很多同学主动提出愿意为他打工,帮他卖自行车,他成为了学生中的“小老板”。自行车的生意让他手中的2万元迅速翻了一番,变成了4万元。
这算是大学校园里的“成功经商案例”,说他因此“名利双收”一点不为过。而我的另外一位同学,却只在当老板的过程中赚到了教训。
这位女生来自广州,大家都知道广州市中国服装鞋帽的主要产地之一。凭借着家乡货源的优势,她在大学期间开了一家服装店。
她开服装店的想法来得很突然。一次,她在学校附近的小市场逛着逛着,看到了一家门面正在转让,于是给男友打电话问能不能联系上货源,男友说没问题。
于是她立马将小点盘了下来,之后就快马加鞭地赶到沈阳五爱市场去进货,再加上男友从广州寄来的一些货,小店开了起来。她又将自己的一些绘画作品和自行设计的服装作为装饰挂在店里,还精心设计了小帘子,她的服装店看起来有声有色的。
不过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好多顾客光临她的服装店都只问价不成交,后来,我们一些北方同学去她的小店里看了后终于找到了原因。
原来,她店里的好多衣服都是针对南方女生身材的尺码,像我这样170cm的女生在大连太常见不过了,可她店里的衣服没有一件适合我这样的高个子女生穿的。
后来由于课余时间少,再加上小店里的货叫好不叫座,不得已,她关掉了自己心爱的小店。算了一算账,她赔掉了1万多元。
其实艺苏本人也曾经在校园里做过小生意。记得有一年新生入学前,我和好友商量进一些生活用品,不过我们并没有在本校卖,因为我们也意识到了本校会有好多同学都有很精明的生意头脑,竞争一定激烈。于是我们将货拉到了附近的理工大学,那里距商业区较远,而且学校周围有没有大型的生活用品店,于是,我的第一桶金也算很轻松地赚到了手。
也许,现在校园里依然有很多学子在做着“财富梦”,渴望着凭借自己的能力让自己的钱包更体面,或者想要自己赚得生活费以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那么我凭借着自己的浅见给这些“校园老板”和“准校园老板”们讲讲经验和教训:
首先,做生意不是开玩笑,本钱可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啊!选择的项目一定要通过对目标市场的调查来证明其可行性。目标市场到底有多大,对他们的购物习惯和生活习惯怎样都有了掌握之后才能让成功的胜算更大。有时候,当我们一只脚已经踏入了“生意门”,才发现目标市场并不像我们看到的和想象的样子。
第二,商机的是要从对目标顾客的观察中发现,而不是在观察其他商家的行为中找到。商机总是隐性的,潜伏着的,第一个发现这个商机的人往往能够赚到银子,而第二个人就不一定。因此真正有利可图的项目并不是正火热着的项目,而是还未被发现的项目。
第三,经营要有特色,小老板要先成为行家。以我朋友开的化妆品店为例:由于没有过多的资金,她选择的经营模式为代购,而她自己,对化妆品市场的热门品牌和价位了如指掌,不同的肤质分别该用什么,不同的肤色分别该用什么,不同的季节怎么化妆......店里有特色的经营和“专家”坐阵,生意自然兴隆。
第四,如果是针对校园市场,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相关的项目会比较好,另外也要考虑到竞争因素。有的学期,很多人对开复印店趋之若鹜,开得多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可想而知,结果第二个学期这些店就都不见了。
第五,在校期间做老板经历,会成为很多学生日后走出校门的就业和创业的无形资本。但老生常谈,学生还是要以学习为主,生意兴隆的同时不影响学业才是应当提倡的,否则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