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冬季皮肤药选“油”的

(2013-12-19 11:08:10)
标签:

杂谈

      冬季发生的皮肤瘙痒、干性湿疹、皮肤皲裂等皮肤问题困扰着不少人,频繁而过长时间的洗浴是冬季皮肤瘙痒的常见原因,尤其经常使用肥皂等洗浴的老年人更加突出,其特点是全身瘙痒,以手臂和腿部最重,皮肤干燥,有细小鳞屑脱落。严重者可发生干性湿疹,湿疹部位的皮肤表现为细小裂纹,灰尘中所含有的刺激物会落入这些细小裂隙中,进一步加重皮疹。皮肤皲裂一般发生在手、足部,该部位皮肤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刺激和摩擦,出现皮肤干燥、角质层增厚、汗腺分泌减少,缺乏皮脂滋润,增厚、变干的角质层变脆,失去弹性,当局部活动牵拉力较大时,从角质层开始线状裂开,产生皲裂,皲裂可深入真皮及皮下组织,引起出血和疼痛。伦文辉主任提醒大家,冬季对于皮肤用药也有一定的讲究,需要大家注意。   治疗皮肤病的外用药有许多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粉剂、洗剂、醑剂和酊剂、油剂、乳剂、软膏、硬膏等,其在治疗皮肤病上的功能是不同的,要根据皮肤病的特点和发生部位选择采用。如溶液是药物溶于水制成的,主要用于湿敷,适用于急性皮炎有渗出的情况;粉剂和洗剂的作用类似,适用于急性皮炎无渗出的情况;醑剂和酊剂是药物溶于乙醇制成的,可以用于慢性瘙痒性皮肤病和感染性皮肤病;油剂是由药物和植物油或液体石蜡油混合而成,适用于亚急性皮肤病有少许渗出的情况;乳剂是由油和水经过乳化而成,有两种形式,水包油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霜剂,还有一种为油包水形式。适用于亚急性皮炎和慢性皮炎;软膏和糊剂都是由药粉与油性基质如凡士林配制而成,软膏内药粉比例小于25%,其皮肤穿透力强,适用于慢性皮炎而不适用于急性皮炎。糊剂药粉比例一般在25%-50%,穿透力比软膏差,使用于亚急性皮炎有渗出的情况。硬膏是指药物溶于或者混合于有黏附力的基质中,再涂于布等裱褙材料上,能够防止皮肤水分蒸发,促进皮肤角质软化,有力于药物吸收,一般用于慢性皮炎。   选择外用药物要根据皮肤病的症状和类型,上述冬季常见皮肤疾病的特点就是皮肤干燥,因此偏“油”性基质的外用药更适合这些疾病,油性基质可以形成一层油性脂膜,具有减少经皮水分流失,保持角质层水分,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和促进药物渗透的作用。但是像软膏等药物不适用于有糜烂、渗出的皮疹。   外用药的选择也要根据不同部位,如头皮部位可选择溶液,洗液等外用药,而不适用糊剂;面部不易使用强效激素药膏,可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软性激素药膏或非激素抗炎药膏,如糠酸莫米松,他克莫司,吡美莫司等;躯干、四肢外用药选择的余地较大,可根据皮疹类型选择各种药物;腋下、脐周、腹股沟、外阴部、肛门等皱褶部位皮肤较薄,最好慎重使用刺激性较强的醑剂和酊剂,还由于容易汗液,一般不要使用软膏等药物。但可选择粉剂和振荡剂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