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对于每一位投资者来说,不管你是否听说过关于有效市场假设(EMH),也不管你是否认同EMH,实际上你的日常投资策略和操作行为已经对是否支持EMH做出了判断。
今晚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近期好几件事与有效市场假设(EMH)有交集。其一是前几天2011年版巴菲特的信新鲜出炉,网上关于巴菲特投资理论的文章多了起来,包括巴菲特对EMH的观点;其二是这两天在看季冬推荐的《富可敌国》这本书,巴曙松在序言中重点谈及EMH;其三是有朋友留言问及报表分析,让我联想到EMH。
第一次系统性的接触EMH是六年前求学时,有一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使用的教材是Leopold A.Bernstein
& John J.Wild合著的《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一书。由于EMH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完全无用,所以该书不得不提及EMH并加以解释和驳斥,否则该书就将毫无存在的意义。
投资者投资的策略和操作行为,已经表现出了对EMH的支持与否。如果投资者认为市场有效,即相信EMH,那么他就认为股票的价格总是反映了公司的所有相关信息,其投资策略就是趋势判断,操作行为表现为追涨杀跌,而无须做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因为基本面充分反映在股价上,只要进行技术面分析得出趋势判断就可以了。
如果投资者认为市场是无效的,即不相信EMH,那么他就可以不理会大盘的涨跌,摒弃技术分析,只要公司的价值和股票的价格相一致或者股价存在一定的安全边际,就是买入点。决定买进卖出的不是股票价格的波动,而是公司业绩的好坏。
巴迷们都知道,巴菲特是不怎么相信EMH的,他有一句名言: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将沿街乞讨。巴爷用他长期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亲身经历,彻底否定了EMH。
因为EMH认为,在一个充满信息交流和信息竞争的社会里,一种特定信息能够在股市上迅速被投资者了解,随之而来的金融产品市场竞争,会在价格上充分、及时反映这种信息,从而使得投资者根据这种信息所进行的交易排除非正常收益,只会赚取平均市场收益率。
而巴菲特、林奇、索罗斯等人长期实现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实践,宣告了EMH的破灭。
EMH认为财务报表分析和信息分析是无用的,因为在一个有效的市场里面,股价已经充分反映了这些信息的综合影响,对财务报表分析、信息分析及其它的任何分析都是多此一举。然而巴菲特是不相信EMH的,因此他对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情有独钟,对财务报表分析乐此不疲。
那么是不是对财务报表等信息的分析处理越深入越细致、范围越宽广越好呢?我看也不见得。关于这一点,我很欣赏前期博文《那些事,那些人(二)》中提到的Q先生的观点。
Q先生提醒我们“不要陷入过度分析的泥沼”,他认为一个投资者要做的就是把握住影响股票内在价值的决定性因素,通常情况下,影响这种决定性因素的变量不会超过3个或者4个,其它的非决定性因素都可以视为噪音。
Q先生以某次参加万科业绩推介会的亲身经历,指出证券分析应该简约,抓主要矛盾。只要企业的财务数据是正确的,管理层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并且有能力做好,投资者就不需要为本应由管理层考虑的问题而操心。
对EMH认同与否,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策略和操作行为;对EMH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和投资习惯。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投资理论,实际上与我们每个投资者都息息相关。
注:
1
EMH正确与否,时至今日在理论界仍无定论,分歧巨大。本文无意否定EMH,更无意褒贬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这两种投资方式;
2
本人一贯的观点:对每一个投资者来说,适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投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本人无意褒贬价值投资与趋势投资这两条投资路径;
3
在《那些事,那些人(二)》和《简析毛利率》这两篇博文后面发表评论的laughor兄,即为本文中提及的Q先生,我很敬佩的一位投资人,良师益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