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药投资标的之同仁堂(一)

(2010-07-26 22:56:29)
标签:

同仁堂

eps

现金流量

中药中医化

中国资本市场

股票

分类: 财经证券

    我最爱的中药上市公司:云南白药、东阿阿胶、同仁堂、片仔癀和马应龙。云南白药和东阿阿胶已经是非常白的白马股了,关于这两家公司的投资报告可谓是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今晚就不凑这个热闹了。应某位新浪网友的邀请,简单讲讲同仁堂吧。

 

    同仁堂其实也被机构、基金、险资、社保以及私募等看好,只是不像云南白药、东阿阿胶认同度那么高而已,因此只能算个偏白的灰马股。

    同仁堂就其产品来说,其显著的疗效几百年来为国人所公认,药物的疗效是其生命线,也是其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在品质,同仁堂经典药物的疗效超越市场其它同类中药产品,许多都是国家级秘方,按照巴菲特的说法,护城河是挺宽的。

    同仁堂上市以后,在相当长时间内股价没有什么表现,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公司业绩没有明显增长。简单来讲,这是国企的通病。国企在计划经济时代,对营销根本不重视,也没有必要重视,上级给出生产计划,按照计划表生产就是了,所有产品国家包销。上市以后,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这下子公司的营销短板就凸显出来了,由于体制僵化,公司转型缓慢,再加上前几年社会上“消灭中医中药”歪风邪气影响,造成公司业绩长期徘徊不前。

 

    在长时间的摸索和犹豫之后,最近这几年公司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2007年4月,年仅38岁的张生瑜出任同仁堂股份董事长,一系列深层次的改革随之迅速铺开,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营销改革。在各方面工作正渐入佳境之时,2008年7月,张生瑜突然病逝,年仅39岁。按照媒体的报导,张生瑜生前一心扑在工作上,工作强度极大,属于“过劳死”。

    失去张生瑜之后的同仁堂,短时间内突然没有了方向,但是短暂的混乱过后,公司运行步入正轨,工作有声有色。从最近几个季度的报表来看,公司经营状况改善明显,很多财务数据不断超出市场预期。

 

    对同仁堂财务数据的研究,我个人认为,EPS不是最重要的,就像某位朋友所评论的那样,现金流量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观点。在会计准则规定的范围内,对EPS的调节方式多种多样,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只要公司愿意,可以毫不费力地把EPS调整到面目全非。然而,要想对现金流量(特指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这个财务指标动手脚,其难度非常大。因此这个指标相对来说较客观。

    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往往预示着未来净利润的变化趋势,现金流量不断改善和提高,往往预示着未来净利润的大幅改善和提高。

    自2008年以来,同仁堂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断改善和提高,明显优于净利润的表现,这预示未来同仁堂净利润大幅提高是大概率事件。如果今年中报、三季报、年报财务数据中,现金流量继续走强趋势,那么其净利润也将不断提升。

 

    同仁堂未来较大的一个看点是“中药中医化”,同仁堂已经形成了“纯正文化、纯正产品、医药不分家、厂店一体化”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其它企业无法复制的。关于同仁堂“中药中医化”的文章挺多,有兴趣可以网上搜索阅读。

 

    简言之,从长期看,同仁堂目前处在企业转型的初始阶段,各方面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未来的路也许并不平坦,但是持续改善的趋势已经形成,不易逆转。

 

注:1  好的公司如果没有好的价格,也不是好的投资标的。

    企业转型过程存在风险,谁也无法保证每一个企业的转型最终都能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琐事记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