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道轮回的宿命

(2009-08-19 21:09:09)
标签:

流动性

社保基金

信贷资金

市道轮回

中国资本市场

股票

分类: 财经证券

    支撑本轮上涨行情的两个因素,一是流动性(主因),二是经济向好预期(次因)。这观点我重复N次了,今晚又提一次,自己都觉得烦。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流动性泛滥时,股指上涨,马不停蹄;流动性收紧时,股指下泄,头也不回。

    在这条主线的背后,隐约可见一个可疑的身影:社保基金。

 

    进一步剖析本轮行情的资金构成,以及这些资金在各自扮演的角色。

    在这出大戏中,主要演员有:信贷资金,国家资金(社保基金),民间资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机构资金、券商自营、QFII、全国各地大散小散),国外资金(境外热钱),还有一部分看不见的隐形资金。

   

    从去年10月底开始,社保基金开始神秘进场,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紧接着宝哥哥四万亿一声令下,股指腾空而起。此时人民币印刷厂24小时工作,满负荷运转。信贷资金空前充裕,急欲寻找赚钱项目,国家引导的“铁公机”等项目建设周期太长了,收益也不见得有多好,于是一部分信贷资金进入楼市股市。

    部分私募、境外热钱以及上面提到的一些中长线资金,于今年1月开始陆续入场,而所有这些大资金大规模的进场发生在春节后。普通大小散主要的建仓时间,在3月份之后,一直延续到本月初,这从开户数量的增减可以得到佐证。

 

    首先,社保基金是不能亏的,社保亏了,政府就该下课了。所以,一旦社保基金进场,底部基本上就形成了。

    其次,信贷资金也不能亏,一旦发生实质性亏损,最终买单的是国家。信贷资金入市后,必须给其留出撤退空间,这也为股市持续上涨埋下伏笔。

    二季度初,当关于信贷资金入市的讨论越来越多时,央行出面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信贷资金入市。这实际是为随后的持续拉升提供宽松的大环境。到6月底,地球人对央行的结论发出哄笑时,央行脸红了,承认确有一小部分信贷资金流入了股市和楼市。

    7月23日,吴晓灵暗示上调准备金率,同时央行发行票据,流动性开始收紧,只是当时并没有太多人注意而已,大家都被宝哥哥一再强调的“坚持宽松货币政策”的口号给忽悠了。详见《传说中的调整何时到来?》一文。部分先知先觉者(部分私募等等)开始撤离,毕竟高手还是有的。

 

    此时,社保基金盘满钵满,信贷资金撤退的空间也有了。这两块儿资金安置好了,可以动手了。

    在一片乐观声中,市场迎来了729,随后的创新高,现在看来,明显是诱多(但在当时很难看清)。

    巧合的是,7月底8月初,A股开户数创新高。我想多问一句,难道真的是巧合?

 

    近几天陆续有数据出来,表明社保基金已经在高位“我已出舱,感觉良好”。一般来说,这些数据出来时,社保基金中短期持仓已经出货完毕。它下一次的进场,同样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等陆续有数据表明社保基金建仓时,它已经完成建仓。

    信贷资金时刻跟随在社保资金之后,充当小马仔的角色,跟着分一杯羹。其它资金,各有天命。

   

    而我们这些小散,除了自强不息,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