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茎鳞毛蕨,鳞毛蕨科鳞毛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生褐棕色,卵状披针形大鳞片。叶柄横断面略圆形或半圆形,有细小维管束10-13个,于近边缘处排列成断续的环。叶簇生,叶柄长10-25厘米,基部以上直达叶轴密生棕色条形至钻形窄鳞片,叶片草质,长60-100厘米,中部稍上处宽20-50厘米,羽片两面有纤维状鳞毛,二回深羽裂,中部羽片长10-15厘米,宽2-2.5厘米,裂片密接,近长方形,圆头或圆截头,近全缘或顶部有浅缺刻,侧脉羽状分叉,孢子囊群仅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的羽片背面,生于小脉中部以下,每裂片2-4对,囊群盖圆肾形。
粗茎鳞毛蕨以其根状茎及叶柄残基入药
,中药名贯众,习称东北贯众,大贯众,绵马贯众等,粗茎鳞毛蕨的主要成分为绵马素,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的作用。
粗茎鳞毛蕨五常当地习称野鸡膀子,山区林下有分布。据1985年全国第二次中药资源普查资料统计显示,贯众在五常历史上最高年收购量是1972年的22.381公斤。
贯众这种中药原植物来源比较复杂,自古就比较混论。1972年出版的《中药鉴别手册》收载的有鳞毛蕨科18种,蹄盖蕨科3种,球子蕨科1种,紫藄科3种,乌毛蕨科4种,计5科29种。全国各地多地产地销。因此形成了贯众一名多物的情况。
粗茎鳞毛蕨植物形态的典型特点是,展叶后很像一个巨大的羽毛球。巨大的羽片圆圆地围在一起,这只能是巨人用的羽毛球。粗茎鳞毛蕨生长的地方都是在深山山谷中,空气湿度大,腐殖质层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