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纯粹的发展金钱关系吧
(2010-11-28 10:54:17)
标签:
李孟潮青岛工作关系工作坊心理咨询师海音心理健康 |
分类: 心理咨询与服务 |
今天偶尔看到李孟潮的关于培训的话:让我们纯粹的变成金钱的关系吧,看起来似乎很功利,但一句话也确实把工作关系、朋友关系、治疗关系分得清清楚楚。
不由我不想起今年有个青岛的朋友向我发牢骚,说某位‘治疗师’数次暗示她说七月青岛很漂亮,特别想那个时候去,希望她顺便办一场培训,七月份青岛的心理培训又特别多,让她压力颇大。而那个时候我正代理那个‘治疗师’的课程,所以也不太好说什么。又想起我在济南与这个‘治疗师’发生了最大的冲突在于这个治疗师会撇开机构独自和机构介绍给他的客户谈课酬,技术高超的暗示自己才是唯一技术的领先者,然后在那个客户提供的‘名’或‘利’中选择了‘名’。
再就是Q群里某些知道我是心理咨询师,于是加我与我聊天,苦(不是哭)述一些问题,希望我能帮他,我反问,你真的想找我做咨询还仅仅是述说和你聊天?
而对我来说,现在做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一个机构的经营者,一心想在心理学这个领域里做点事情。所以只想办两件事情:一个是心理学的培训和应用,二个是咨询。目前培训主要面向监狱和学校,而咨询则是个案咨询和团体咨询(现在我组织的一个长程的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团体一直在持续进行着这让我很欣慰)。所幸两件事情都还顺利,还能留些时间照顾我的孩子,满足了。
欣赏李孟潮的某些观点,因为很现实很真实很存在,摘录几句如下(红字是我补充的内容),同时也分享给一起合作的老师们和治疗师们,我们是工作关系,我不会为你们虚伪的吹捧,我要看到真实的你们的治疗水平而不在于你们讲课是否讲得很出彩,我请你们来给我的治疗师们培训是因为我们想要成长和学习,请你们给我的客户培训是因为我也缺钱:
- 最贵的培训往往是最不专业的(看看现在动辄五、六千、上万的培训基本上都是炒作的结果,更不用提三四天的时间里五六个老师拼凑的课程)。
- 自我成长最有效和最省钱的方式是参加定期个人体验或者团体体验。
- 我个人接受的案例讨论会是免费的、一对一督导和个人分析都不超过两百元一小时,参加工作坊和培训只考虑学费三百元左右一天的,一般首选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举办培训。供你参考。不理性地参加各种工作坊对你不利,对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这个行业不应该是学员变成粉丝到处听课(这个现象现在太普遍了),但是仍然不会做一个系统的治疗,而老师和咨询机构成天想着通过培训赚大钱,而不是考虑如何做好临床工作。心理咨询不是娱乐业。即便现在是,以后也不应该是。(一次性治疗好一个长期的病症的一定是在吹牛,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不用相信那种特短程的治疗,那种仅仅是和电视上的洗发水的广告如出一辄,因为你看不到真实的案例)
- 心理咨询业在全世界来说也只是一门保持生活水平中等的职业。不会发大财的。不管你参加了什么培训。(除非你是借用心理咨询的名义只想做培训,那你仅仅是个培训师,培训师看书补充丰富的知识是应该的,那些口口声声说自己真的不在乎钱的其实是最在乎钱的)。
- 如果你的需要是做治疗的话,你该去接受治疗,而不是参加治疗师的培训。(现在治疗和培训基本上混合的,以为参加培训就是治疗自己,以为参加培训可以治愈)
- 培训老师成为你朋友后,就没法成为你或你家人的治疗师了。(现在‘治疗师’=培训师=朋友,仅仅给治疗师打上引号,因为那不叫治疗师,倒有可能仅仅是培训师或者想借‘朋友’的名义让你帮他赚钱的)
- 如果你请我去讲课,你是雇用我去工作的。而不是和我交友或者请我去旅游的。如果我有旅游或交友的需要,我会另外安排时间专门去做这些事,而不是从工作时间中"抽个空"去做,更不是从旅游时间中“抽个空”去讲课。(想想曾经合作的‘治疗师’青岛的那个暗示)
- 我答应你举办工作坊的目的很简单:缺钱了。而拒绝你邀请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没那心情。让我们发展纯粹的金钱关系吧,那多美好。(我现在一起合作的老师也基本上都是非常明确工作关系,我很轻松,老师也轻松)
- 心理咨询不是这个人下班后捞外快的手段或者业余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