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病人?
(2009-10-13 12:13:02)
标签:
育儿咨客丈夫儿子音调健康 |
分类: 心理如是说 |
涉及个案,若要转载请告知博主,谢谢
----------------------------------------------
写下这个标题,缘于咨询中碰到的一系列的人和事...
C女士因朋友介绍到来我这里咨询看我能否帮到她儿子,因为儿子被诊断成多动症。在与她交流的过程当中她始终语速很快,半个多小时,她终于陈述完了儿子的症状,然后问我:
“你觉得我儿子能治好吗?需要多长时间?”
我问她:“刚才你只提到了你和你儿子,他爸爸呢?”
她说:“他一直很忙,经常出差,几乎不在家。”
然后就陷入了沉思,我一言不发看着她,过了五六分钟,她的嘴角突然向上翘了一下,
我立即问她:“刚才我看到你笑了一下,为什么?”
她愣了一下,说:“没什么,我想问你能不能帮到我儿子?”
我说:“我想知道你刚才在想什么,为什么会笑了一下?”
她说:“其实.....有时候...儿子出现症状也是件好事吧,我想。”
“为什么?”
“现在我们每天...”
“刚才你在描述你儿子的症状的时候,你只用了‘我’,现在用‘我们’,你能解释一下吗?”
“...我和他已经离婚了,我之前没告诉你,现在儿子得了这个病,他最近又搬回来住了,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儿子生病是件好事吧”
----------------------------------------------
M打电话给我,说结婚前和她丈夫做爱都没有问题,结婚后他现在变成阳萎了,医院里检查又是好的,她觉得丈夫是心理上的问题,问我:“象这样的情况能不能治好?”
我说:“既然排除了生理上的问题,那你叫你的丈夫到我这里来咨询,或者你们两个人一起来做咨询,心理上的问题要解决需要一定的时间。”
她说:“我又没有问题,到时候我叫他来咨询吧,我现在就是想知道你会怎么给他做咨询。”
我说:“我现在也不知道,要等你丈夫来了我才能了解到具体的情况,另外我们咨询师对咨客的情况都是保密的。这样才能给对方安全感”
她说:“那到时候我和他一起来好了,你给我老公做咨询,我只在边上听。”
我说:“如果只是你丈夫来做咨询,你只能在外面等,如果你们是家庭来做咨询,是按家庭咨询的标准来收费。”
她说:“他是我的老公呀,又不会让他有什么不安全感”,她隔了一会儿说:“那我再想想吧,如果要咨询以后给你电话”
我说:“等一下,M,也许你需要考虑你的模式,婚前婚后有没有发生变化,丈夫突然变成阳萎不是偶然的”
她说:“有人以前问过我,我没觉得有什么变化啊。”
我说:“刚才你在说你没有问题的时候你说‘你叫他来咨询’时说得很顺口,后来你又说到你要旁听你丈夫的咨询的时候,你说‘他是我的老公呀’时提高了音调,似乎在强调他是属于‘你的’的感觉。”
她说:“结婚了,他当然属于我的...”说到这里的时候,M的音调一下变得很轻,然后陷入了思索的状态,过了一会儿,她说:“谢老师,我知道你说的意思了,可能有时候问题也在我这里吧?结婚了之后,我就觉得我好象得到了什么...”
我说:“不好意思,我要打断一下,你要考虑的是你、还是和他商量是他、还是你们俩一起来做咨询,等考虑好的时候,再给我电话预约时间。”
她说:“我知道了,谢谢你,谢老师。”
----------------------------------------------
某日,在群里看到一个求助,在描述4岁的女儿不愿让任何男的和她亲近,只要爸爸回来就会整天粘着爸爸不肯放,会不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又说老公一直出差在外,现在女儿身边可能周围都是女人,没有机会和男的靠近
(这段话我做个解释,有好多人说没看懂,这位事主在描述女儿不愿让男的亲近时说‘现在女儿身边可能周围都是女人,没有机会和男的靠近’实际上说的就是她自己的现状,另外对女儿还有一个抱怨是只要丈夫回来就被女儿霸占了。其实她是借着女儿的事在说自己的需要,另外借问是不是女儿有心理问题实际上问的是自己会不会有心理问题)
----------------------------------------------
我们无法责怪这几位,她们在用她的全部的能力帮助自己获得家庭,获得丈夫,获得幸福
也许目前每个人对做心理咨询还是有所顾忌,就会先以讲述他人的故事开始,似乎也顺理成章,只是对于我们心理咨询师而言,我们能否帮助咨客回到本身,他们潜意识里知道自己出了状况,虽然意识不到,但潜意识会推动他们前来咨询,也正是如此,才会有机会让咨询师帮助他们回归自身,才有治愈的机会,所以感谢能勇气前来咨询的朋友,正是因为你们自己给了自己机会。
感谢C女士和M女士,允许我写下过程,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