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圣贤(部分)格言整理与选释 (2)
(2009-07-29 21:27:37)
标签:
老子孔子墨子庄子论语国学道德经南华真经文化 |
太上无败(最好是没有失败),其次败而有以成(先败而后成功),此之谓用民(意为善于使用人才)。
是故为其所难(从难处做起)者,必得其所欲(自己的心愿)焉。
归(赠送)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太盛难守(持久)也。
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享有)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志不强者智不达(不高)。言不信者行不果(果断)。据(拥有)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坚定),遍物(指阅历)不博,辩是非不察(清楚)者,不足与游。
名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应付突来的变故)。
备者,国之重(大事)也。
食者,国之宝也。
凡费财劳力,不加利(增添利益)者,不为也。
俭节则昌,淫佚(yì,通“逸”,安逸)则亡。
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称赞)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指这样才能使良士增多)。
虽在农与工肆(店铺,指商业)之人,有能则举之。
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
以德就列(位次),以官服(从事)事,以劳殿(决定)赏,量功而分禄。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尚贤上》
举公义,辟(排除)私怨。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尚贤使能为政······
――《墨子•尚贤中》
国君唯能壹同国之义(指能统一一国国民的意志),是以国治(治理)也。
不党(结党营私)父兄,不偏富贵。
――《墨子•尚贤中》
人是其义(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意见正确),而非人之义,故交相非(互相攻击。交:互相)也。
――《墨子•尚同中》
上下情请为通(互相沟通思想和实际情况)。
――《墨子•尚同中》
尚同,为政之本,而治要(要领)也。
――《墨子•尚同下》
善人不赏而暴(凶恶,残酷)人不罚,为政若此,国家必乱。
是以仁者非之(代上文的“不相爱”),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
――《墨子•兼爱中》
凡天下祸篡(篡夺)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
――《墨子•兼爱中》
视人之国,若视其(自己的)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兼爱中》
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
――《墨子•兼爱中》
兼相爱,交相利(互相得利)。
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墨子•兼爱中》
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致力去做)也。
――《墨子•兼爱中》
兼(代“兼相爱”)以易别(代“交相别”)。
――《墨子•兼爱下》
――《墨子•天志中》
义者,正之。
――《墨子•天志下》
吾以贤者之必赏善罚暴也。
――《墨子•天志下》
天之志(心意,志向)者,义之经(原则)也。
――《墨子•天志下》
顺天之意何若?曰:兼爱天下之人。
――《墨子•天志下》
执(主张)有命(有天命)者之言,不可不非(反对),此天下之大害也。
――《墨子•非命上》
第四节 《孟子》篇
······仁义而已矣(只倡导仁义就行了),何必曰利?
――《孟子•梁惠王上》
定于一(安定在于统一)。
――《孟子•梁惠王上》
保民而王(统治,管理),莫之能御也(没有人能够阻挡)。
――《孟子•梁惠王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互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权(称东西),然后知轻重。度(量东西),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梁惠王上》
······发政施仁······
――《孟子•梁惠王上》
此无他,与民同乐(娱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wàng,指政治清明)矣。
――《孟子•梁惠王下》
乐民之乐者(把老百姓的幸福当作自己幸福的),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wàng,指政治清明)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罪人不孥(意为刑罚只针对犯罪者。孥:nú,妻子儿女。这里作动词用,指牵连妻子儿女。)。
强(努力)为善(指实行仁政)······
――《孟子•梁惠王下》
富贵不能淫(乱。意为乱其心),贫贱不能移(变,意为变其节),威武不能屈(挫,意为挫其志),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孟子·离娄上》引孔子语
沧浪(指汉水上游)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帽子上的丝带)。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孟子·离娄上》引孺子歌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孟子·离娄上》引孔子语
天作孽,犹可违(躲避)。自作孽,不可活。
――《孟子·离娄上》引《太甲》语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空着)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经由,走),哀哉!
――《孟子·离娄上》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仁人无敌于天下。
――《孟子•尽心下》
周于利者(指善于积财。周:合)凶年(荒年)不能杀(贫穷)。周于德者邪世不能乱(在邪浊的局面中也不影响自身品行的端正)。
――《孟子•尽心下》
不信(信用)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指正确的管理),则财用不足。
――《孟子•尽心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仁也者,人也(意为实行仁的,才是真正的人)。合而言之,道也(“仁”和“人”合并起来,即人去实行仁,就是道)。
――《孟子•尽心下》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自己先弄清了,再教别人明白)。
――《孟子•尽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