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Rock
Book
由于友人画家在河南博物院办画展,作为支持者之一,我随画展参观团去了行程安排的云台山。
云台山素有盛名,但由于在节假期间,游人实在是太多了,饶是我们这一行由导游领着走的贵宾通道,还快了很多,但在通往红石峡的路上还是摩肩接踵,人和人之间没有一点回旋余地。有的急性子,已经大声抱怨了,说应该控制人流,我说应该控制人口,一同行者说:那得早点儿。画家在画展上张罗,反倒未能出行,好奇地发短信问风景可好,我答人太多太拥挤,画家说可别挤成照片了。但当我们慢腾腾地逛完几处景点,在另一个贵宾通道等待会合时,坐在路边厚实的草窝儿上,我对上海一杂志社的同行者说,这么多人倒是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用走得太快,所以也累不到。他说我很乐观。我说在无奈的情况下就应该想想好处,象阿Q。他说阿Q就有点傻了,人可以乐观,但不可以傻。我们还开玩笑说:以后在景区看到扯个红布条,树个牌子“禁止通行”的路只管走,可能就是人很少的近道儿。
由于正值枯水期,所以这时山中的瀑布水景是很不起眼的,无论潭瀑峡、泉瀑峡,都远远低于预期的壮观,我们都觉得山景“非常一般”。不过还是看到了一些在清澈见底的溪流中悠游的鱼,多少添了些灵动的气息。中午在山下饭店吃的菜中有茱萸,是第一次吃到,很好吃,确认确实是“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以前只知道茱萸是一味中药,不知道还能当菜吃。餐后继续游山,导游特地遥指“茱萸峰”,说是因为盛产茱萸及很多中草药。后来查阅云台山网站,还是缘于王维的诗句。另外,与名人有关的还有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百家岩、唐代药王孙思邈采药炼丹的洞府等,但都无暇一一参观了。
对我这个更喜欢自然景观的人来说,倒不觉遗憾,个人想来这些历史传说、名士传奇无非都是为了增加景区的知名度而已,自然的传奇才是最值得欣赏的。所以在久违的随团旅游、令人厌倦的拥挤喧嚣、慢慢腾腾的状态下,仍然用心体会山水本身的那一份清幽的情致,留意欣赏那些在石头缝中傲然挺拔伸长的树、在深谷上空翱翔的鹰、在清溪中沉浮自如的鱼、在草中迎风摇摆的烂漫山花……这些自然界的精灵们,不需要宣传、不需要附会,存在过、绽放过,就是一分生命的传奇。不经意那些书页般的岩石千万年来是否默默记载了它们的传奇.....
谷不空而幽Space
Still
石头缝中的树Root
美丽生存SurviveBeauty
岩上树Rock
Tree
清溪之鱼Fish
Clear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