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开课、推门听课到邀请听课(转载)
(2011-05-30 10:10:39)
|
现教传媒网 http://www.modedu.com
2011-05-20 现代教育报 [ 236 ] |
|
|
|
上周,张老师请我听他的课,为他的课“把把脉”。课堂上,张老师教态自然、大方,与一个月前,我“推门听课”时那紧张得脸上直冒汗的张老师截然不同。难道是因为上次张老师备课不充分,“忽悠”学生,而这次“邀请”我听课,是有备而来?张老师说:“上次备课与这次一样,只是上次您突然坐在教室后面,感觉您是来专门挑刺的,心理负担较重。这次,是我主动请您帮我找不足,心里轻松、亮堂。”
这让我想到,长期以来,各学校硬性规定和组织的检查性的听课方式,教师没有自主权,也鲜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以被动接受检查的心理来应付。这种听课方式,既容易让老师产生不被信任的感觉,又给老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邀请听课,是教师或不了解自己教学上的不足,或为了研究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或为了推广某种教学模式,交流、分享某种教学方法,向其他教师发出真诚的邀请。其他老师通过听课,或指出不足,或提出建议,或评价执教者在该研究上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邀请听课的主动权在教师本人,有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具体表现在: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确定听课人员更具针对性,活动安排更具灵活性。课堂教学多了真实性,少了虚假和浮华,少了领导和同事检查听课或“突击”听课的担忧。通过互相邀请,既达到了教学上的有效交流,又使被邀请者感受到了邀请者的信任,更愿意给出建设性的建议。同时,当教师主动邀请别人去听他的课时,本身就带着接受别人点评的诚意,更易接受他人的意见,更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
公开课、推门听课,很多时候少了些尊重和信任;邀请听课,多了人文和自觉。校长要认识到邀请听课之于教师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抓此契机,大力推广之。让教师在邀请听课中成长,那该是怎样的春天啊!
|
|
|
|
|
|
|
|
|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