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三寸舌为诛命剑,一张口是葬身坑”这句俗语
(2025-11-15 06:44:40)
标签:
杂谈 |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不仅故事精彩,而且里面的很多俗话俗语即使现在读来,也很有道理,发人深思。四大名著里面话糙理不糙的大俗话,道尽了世态炎凉、人心冷暖,一起品味一下吧!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后为宋朝征战,最终消亡的宏大故事。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后世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
读施耐庵《水浒传》的时候,发现《水浒传》第二十一回“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中可以看到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自招;披麻救火,惹焰烧身。正是:三寸舌为诛命剑,一张口是葬身坑。
中国人熟知的“四大名著”,其实细想一下,就会发现:《三国演义》写的是帝王将相,《红楼梦》写的是才子佳人,《西游记》写的是妖魔鬼怪,算起来也只有《水浒传》,跟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关系,比较近那么一些。因为说到底,《水浒传》就是一群小人物的各种不如意。虽然他们仗义疏财,虽然他们快意恩仇,虽然他们路见不平一声吼。然而实际上,他们在人生中遇到的各种不顺和困境,很多也是我们正在经历,或者有可能会经历的。所以,《水浒传》绝不只是热血,其实更多的,还是人情世故。
“三寸舌为诛命剑,一张口是葬身坑”这句俗语出自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一回。话说宋江杀了阎婆惜,却被阎婆在县衙门口堵个正着,幸亏一个叫唐牛儿的人前来解围,这才脱身跑了。可怜唐牛儿因为一时义气,却被阎婆扭送到县衙,定了个“故纵凶身在逃”的罪名,打了二十杖,发配到500里以外。
有人杀人用刀枪,有人杀人用口舌;其实对人对己,都没有什么好处。那一张嘴比用刀杀人还要恶毒?
其实,“有人杀人用刀枪,有人杀人用口舌”,这种说法反映了不同形式的伤害和破坏。
物理上的伤害:用刀枪杀人是一种直接的物理伤害,会造成身体上的致命伤,导致生命立即结束。这种行为是可见的、直接的暴力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即时的身体伤害。
心理上的伤害:而用口舌杀人则是一种比喻,指的是通过言语、诽谤、诋毁等方式对他人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甚至导致其精神崩溃或社会性的死亡。这种伤害可能不如刀枪那样立即可见,但同样具有破坏性,可能导致受害者在心理上感到绝望和痛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