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宁吃肥中廋,不吃廋中肥”这句俗语

(2025-10-04 09:35:09)
标签:

杂谈

在人们一直信奉的饮食文化习惯中,一直就有百肉不如猪肉的说法,猪肉曾是在特定时期人们最喜欢的美食,特别是在以前困难的年代,最能解馋的就是猪肉了,特别是五花三层的大肥肉是很多人的最爱。但是这个买肉也是有特定的说法,那就是人们一直流传的一句俗语叫做宁吃肥中廋,不吃廋中肥。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接下来,咱们就来聊一聊“宁吃肥中廋,不吃廋中肥”这句俗语

 

每个人都希望过上富足又幸福的生活,但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这段时间,由于物质资源比较匮乏,所以很多人家都难得吃上一回肉。

现代生活质量特别好,所以人们不再需要为吃肉的问题而担忧,反而却养成了挑肥拣瘦的坏习惯。

很多女性为了能够保持完美的身材,平时在吃饭的时候根本不吃肉,而且就算是油大的东西也不会吃。

这虽然是物质生活丰富的一个表现,但是却失去了吃肉的乐趣。实际上古人在吃肉方面,有非常多的讲究,俗语“宁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就是其中比较经典的体现。

一、聊聊“宁吃肥中瘦”

在古代社会,耕牛和战马绝对不能吃,因为一旦吃了这两种动物,就会触犯法律。所以在人们饲养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中,羊、猪、狗、鸡才是重要肉食。

“宁吃肥中廋,不吃廋中肥”这句俗语中所说的肉,其实指的就是猪肉,“肥中瘦”和“瘦中肥”,就是猪肉的两种形态。

古代的普通老百姓,想要吃肉非常困难,虽然看似各家各户都饲养“六畜”,因为比较贫困,所以只能将其换钱。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顿猪肉,其实就会特别幸福。

由于猪身上不同位置的猪肉,都有不同的形态和称呼,所以价格方面也会有很大差距。

在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吃瘦肉,最次也要吃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但是在古人的思想中,却大为不同,因为他们认为纯瘦肉并不入味。所以“宁吃肥中廋,不吃廋中肥”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在吃猪肉的时候,宁可吃肥中带瘦的肉,也不能吃瘦肉中有肥肉的肉。

虽然看起来比较拗口,但是却道出了古人吃猪肉的讲究。如果按照“宁吃肥中廋,不吃廋中肥”这句俗语的内涵来看,其实古人更喜欢吃肥肉。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社会,由于普通人家在做饭的时候油水比较少,所以在买猪肉的时候都喜欢买肥肉。因为肥肉不仅吃起来满嘴流油,最重要的是多余的肥肉,还可以制成猪油。这样平时即使没有猪肉可吃,也可以在做菜时放点猪油入味儿。

二、聊聊“不吃瘦中肥”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买肉的时候,都会下意识的用手指宽度,去测量一下猪肉肥膘的厚度。

如果肥肉的厚度,大于或等于一指宽,那么这种类型的肉,就会被人们称为瘦肉。另外如果肥肉的厚度有大约二指宽,才是被认为是不肥不瘦的肉。如果继续推理下去,就是三指厚的肥肉,或者要比三指更厚的肥肉,才会被人们认为是上等肉。

古代社会肥肉非常抢手,这一点恰恰与现代人的买肉观点相反。这也体现出了不同生活条件下,人们的生活状态:贫穷时肥肉才是餐桌上的美味,富裕时瘦肉才能体现出生活质量。

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人们不仅可以随心所欲地吃到各种各样的肉食,就连烹饪菜肴时的油也非常多。

各种各样的植物油,不仅让菜品更加美味,最重要的是还能吃出健康。但是在古代由于很多人一年都吃不上几次肉,所以在买肉的时候绝对会买肥肉。

而“不吃瘦中肥”中的“瘦中肥”,其实非常好理解,说的是瘦肉中带一些肥肉。这种肉可想而知瘦肉的含量比较多,而肥肉的重量相对较少。虽然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儿,但是在古代社会,人们就会对这种肉嗤之以鼻。 因为在当时社会植物油尚未普及,所以人们在做菜的时候,基本上用的都是猪油。如果瘦肉比较多,就根本无法熬炼猪油。

那么在今后的日子中,菜品中油的含量就会比较少,这种菜的味道又怎么可能好吃呢?所以“肥中瘦”才是古人的最爱。

实际上在等级制度特别森严的封建社会,上层社会的人通常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他们可能会追求一些稀有或昂贵的物品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如果“肥中瘦”是一种稀有或昂贵的物品,那么上层社会的情人可能会有兴趣购买它。可见,生活在上层社会中的贵族,对于肉食的选择却非常挑剔。

他们的口味即使与现代人一样,也特别喜欢吃瘦中带肥的肉,因为只有这种肉才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

结 语

不同时代背景影响下诞生的俗语,其实都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俗语“宁吃肥中瘦,不吃瘦中肥”,反映出了生活差距的影响对肉质的选择。说白了在古代只有穷人才喜欢吃肥肉,而富人的最爱则是“瘦中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