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语2

(2025-07-08 09:05:51)
标签:

杂谈

自古以来,养生学一直在不断的影响着更多的人,并且总结了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俗语,比如,今天向大家分享的一句俗语叫做“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真的么?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语。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俗语想必大家都知道,它的意思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古代中国的平民百姓一天运作时离不开的七件生活必需品。

到了现代,这七件事也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而进步了。“柴”已经被石油、天然气、煤气甚至是电取代;米、油、盐、酱、“醋”仍然是日常饮食的主要部分,但是相比古代,它们的取得方式以及途径变得越来越简便了;至于茶,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茶文化而闻名于世。但是相对于其他六件的进步,茶的创新似乎不是很被看好

相对于已经成型的茶文化来说,近些年兴起的新式茶,无论是从形态还是制作工艺上,都与传统的茶文化大相径庭。它将中国茶与牛奶、果汁结合起来,创新的加入了水果、甜品等,口味丰富,深得年轻人的喜爱,相对于传统中国茶以及舶来品咖啡消费人群更加广泛。

新式茶的产生,让老派的茶人感受到了威胁。这样花花绿绿的饮料,不配称作茶别把中国茶给糟蹋了老派茶人面对新茶发表了很多诸如此类的言论。但是“新式茶”真的是传统茶的敌人吗?并不是,它是中国茶在市场化下发展出的一种年轻的新形态。

在中国茶的漫长历史中,茶的形态是一直在变化的。唐代饮茶以烹煎为主,先将茶叶蒸熟,焙干后碾成细末,同时混入油膏与米粉,将其制成茶饼。饮用时,先将茶饼捣碎,放上调味佐料,烹煮成茶汤。 到了宋朝,又流行起了分茶,在唐代的基础上发展,包括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焰盏、点茶等一套程序。与唐代不同的是,宋代饮茶时不添加调味配料。这一制法后来兴盛于日本,就是现在所说的抹茶。到了明代后才开始提倡瀹饮法(直接用沸水冲泡散茶),对于先前的喝法来说,它也是一种新喝法。在中国茶的漫长历史中,当它在式微之时,便进化成另外一种形态,重新变得流行,并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新茶,也算是传统茶的一种延续。

加之新式茶的流行对于茶叶市场来说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毕竟“新式茶”面对的是以前不喝茶的年轻群体,做的是“快消品”市场。像最近特别火的某点点的四季春茶,有顾客说它是一款让人愿意在炎热的夏季等上半小时的茶,它抗寒性特强,一生四季皆可生产 ,加之耐冲泡,茶水长,茶汤甘甜,“喉感”奇佳,因此一炮而红。现在某点点大热,自然也是带动了茶叶市场。和它相似的还有“某禾堂”的日照红茶,加上珍珠和仙草再去冰半糖,简直是消暑解渴的极品。这样的“快消”模式带动下的茶叶市场让中国茶处处有茶坊的兴盛,似乎也有了回归的势头。

总之,不论是“新式茶”还是“传统茶”,它们都是叶子和水的故事,它们的形态是怎么样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仍是我们日常的七件事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