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酒要少吃,事要多知”这句俗语
(2025-07-05 09:42:28)
标签:
杂谈 |
自古以来,养生学一直在不断的影响着更多的人,并且总结了很多让人耳熟能详的俗语,比如,今天向大家分享的一句俗语叫做“酒要少吃,事要多知”。是真的么?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酒要少吃,事要多知”这句俗语。
今天要分享的“酒要少吃,事要多知”这句俗语出自南宋《名贤集》中的四言集。原文:无功受禄,寝食不安。财高气壮,势大欺人。言多语失,食多伤心。送朋友酒,日食三餐。酒要少吃,事要多知。相争告人,万种无益。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释义:没有什么功劳,得到了高官厚禄,吃饭睡觉都会感到不安。财富多的人说话气粗,势力大的人容易欺人。说话过多必然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吃饭过多肯定对身体会有伤害。送给朋友好酒,朋友就会回敬你三顿美餐。酒喝多了伤身体,因此要少喝;各种事情知道多了有益处,因此要多学。与人相争打官司,一点好处也没有。恭维人和给人送礼,一定是对别人有所要求。
显然,“酒要少吃,事要多知”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说酒喝多了伤身体,因此要少喝;各种事情知道多了有益处,因此要多学。
《名贤集》是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之一,是南宋以后儒家学者撰辑,汇集了孔、孟以来历朝历代名人贤者的嘉言善行,以及民间流传的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治学修德等方面的格言谚语。同时,《名贤集》里的很多言论,也为现代人提供了言谈行止的标准。
“酒要少吃,事要多知”即便以现代的标准来看,这句话仍然非常有价值。喝酒会有很多不好的后果,最主要是以下3个方面:
短时间大量饮酒,容易造成“醉酒”状态,老百姓常说的“断片”。醉酒的时候,人是失去对自己情绪和行为的控制。生活中经常看到有人喝酒以后大吵大闹,甚至打架斗殴,最后发生治安事件。还有的人倒是安静,只不过最后自己怎么回来的,压根都不知道,这期间也很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件。
众所周知,酒精需要经过肝脏代谢。长期饮酒的人,肝脏肯定会受到影响,其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酒精性脂肪肝。如果不加以克制,仍然大量饮酒,就会从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喝酒伤心。这一点可能有的人不大了解。我们都有这个经验,喝酒多了以后,会容易兴奋,心跳加快。如果喝酒的人本身心脏就不好,容易诱发心率失常,严重时会发生猝死。另外,由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心脏的影响,长期过量饮酒的人,还容易患上“酒精性心肌病”。酒精本身也是一种纯热能的食物,长期喝酒的人往往“膀大腰圆”,血脂代谢异常,比不喝酒的人更容易发生冠心病。
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任何剂量的酒精摄入,都会对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像是“喝红酒对健康有益”“少喝点没事”这样的话,全部都是错误的。如果你本身就不爱喝酒,那么完全没必要为了健康去特意喝酒。珍爱生命,远离烟酒。
如果你本身就已经长时间喝酒了,或者对喝酒有偏爱,立刻戒酒不现实,那么也应该尽量做到“能少喝不多喝”,“每次饮酒要适量,不要过度”。另外,特别注意,喝酒会影响很多药物的代谢,甚至产生危害。所以,“喝酒不吃药,吃药不喝酒”也是要注意的。
写在最后
今天分享的这句俗语出自南宋《名贤集》,叫做“酒要少吃,事要多知”。咱们今天是叫喝酒,可是古时候呢,习惯把喝酒叫做吃酒。这句俗语是古人对我们的忠告之言,真的很值得咱理会, 践行,要多了解事情,多明白道理,少喝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