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五──清明
(2025-04-04 05:45:08)
标签:
杂谈 |
2025年清明节有感3
宋代高翥的《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诗曰:“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显然,诗句描写的是清明时节人们纷纷上坟祭扫的景象。时间在不断的滴答声中快速流逝,今天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也常被人们称作祭拜祖先的节日。对中国人而言,清明节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还是法定的假日,而且它还被视为我国的传统祭祀活动。
清明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重大节日,曾有一段时间仅排在春节之后,成为了最为盛大的庆典。清明节的扫墓祭祖活动是清明节的核心活动,除此之外,还有荡秋千、放风筝、拔河等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以及吃子推燕、青团等清明节的饮食习惯,这些都一直传承至今。
今年的清明节,60年难遇。为何说今年的清明节是“60年不遇”的清明节呢?
今年被称为乙巳年,这一观点源于我国古代的干支记法。“干支纪法”的核心思想是将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分开组合,形成一个包含六十个组的体系,用于表示年、月、日的时间顺序,并持续循环使用。十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个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种天干和地支的组合,都需要等待整整六十年后才能再次出现。以2025年为例,它是干支纪法中的乙巳年,而下一个乙巳年则需要等待2085年。
“乙巳”这一组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相当罕见的,它代表着生命的继续和活力;巳代表着蛇,它是智慧和力量的具体体现。乙巳年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和力量的结合,这预示着这一年将会充满各种变革和机会。
2025年的清明节正好落在4月4日,这也是一个相对罕见的日子。清明节通常在4月5日,“ 4”这一天出现,因为它与“祀”字发音相近,与清明节祭拜已故之人的主题高度一致。
2025年的清明节是一个罕见的年份,特别是在“双春”年和“闰月”年这两个特殊的年份。当这些偶然的巧合相遇时,也为今年的清明节带来了一丝神秘的氛围。
除此之外,2025年的清明还有1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3个要注意,建议大家早看早受益,早做准备!
一、2025年的“清明”有1个好消息
在今年的清明节,连续休息了3天,没有调整休息时间。2025年清明节的具体假期安排是:从4月4日(周五)开始,一直到6日(周日)结束。
2025年的清明节假期恰逢周末,这使得人们可以选择连续的假期,并且在假期结束后,他们无需再调整休息或加班。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
清明节是春节结束后的第一个长假期,这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回家祭拜祖先的好机会,还为我们提供了外出赏春的机会,帮助我们身心得到放松。
二、2025年的“清明”有2个坏消息
1、2025年清明节天气会很冷。民谚有云:“三月清明冻死牛”,这是说如果清明落在农历三月,那说明气温回暖较慢,春天来得相对较晚,因此民间也有“三月清明草不生”的说法。2025年清明节为公历4月4日,农历为三月初七,可见是“三月清明”,根据老祖宗的经验来看,到时天气不会很暖和,还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这对农事和想要趁着假期出游的人来说可是个坏消息。
2025年清明节天气是否会很冷?我们可以拭目以待,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清明祭扫或踏青时都要注意保暖,不要贪凉。
2、扫墓时间紧凑,恐怕更加拥挤。尽管2025年清明节的扫墓高峰会主要集中在4月4日至6日,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2025年的4月5日并不适宜进行扫墓活动。原因在于,这一天的干支分别对应乙巳年、庚辰月和甲辰日。根据当地的民俗信仰,这一天被认为是“建日”,因为这样的日子代表着建设活动,而不是用于祭祀或其他传统仪式;另外,许多人在扫墓的时候都会在坟前流泪,但4月5日是“辰日”,古人说:辰不哭。从这个角度看,用于扫墓的时间似乎更为紧凑,到那时可能会变得更加拥挤,因此大家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安排。
三、2025年的“清明”有3个要注意
1、注意清明扫墓不晚去。清明扫墓的时间有讲究,民间谚语说:“早清明,晚十一”,意思就是说清明扫墓要提前,不要太晚。具体时间上应该尽量在上午8时至下午3时之间,要赶在太阳落山前离开。
上文我们提到,按照老祖宗的经验来看,2025年清明时节恐怕不会很暖和,所以我们更要注意不要太晚去扫墓,上午阳光充足,也会比较暖和。太阳落山后气温也会随之下降,山高风大容易受凉。
2、注意别迁坟立碑。2025年被称为“双春年”,意味着存在两个充满春节氛围的年份。“双春年”在中国的纪年历法中是一个特殊的事件,它是由于阳历与阴历之间的某种“误会”导致的。
在民间传统中,“双春年”有避免迁坟和立碑的风俗。民间的长者们普遍认为,每年都有两次春节的传统,就像每两年都有一次一样,这样的年代在丧葬文化中进行迁坟和立碑是不恰当的,这不仅对祖先不敬,也不利于后代的福祉积累。
自古以来,迁坟和立碑都是家族中的重大事件。尽管“双春年”仅仅是一个自然的节气,并不是立墓碑等活动的主要参考依据,但这种禁忌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主要是因为人们想要表达对先人的尊重,并祈求祖先的福佑和后代的美好愿望,这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这一禁令也传达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在做出重要的决策时,我们必须行事谨慎,并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小细节中都融入敬畏之情。
3、注意合理安排清明假期。尽管清明的小长假时间不算太长,但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祭拜逝去的亲人不只是对他们的敬意,同时也是对生活的感激之情。除了这些,我们也应该珍惜清明时节的美好天气,组织一些户外活动,例如爬山、欣赏春天的美景、欣赏花朵、放风筝等,来体验春天的温暖。
出行之前,务必妥善安排交通和住宿安排,尽量避免在高峰时段出行,并密切关注当地或即将前往的地区的气候状况,以便提前准备合适的服装和必需品。
这个清明假期不管怎么安排,都要记得给自己留出一些休息的时间,保持良好的作息,以免假期后无法适应上班上学的作息时间。
总结
2025年的清明节,可谓60年难遇一次,以上帮大家总结的有关今年清明节1个好消息,2个坏消息,3个要注意,您都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