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一母能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这句俗语2

(2025-03-21 06:26:45)
标签:

杂谈

俗语的由来始终离不开农村农民这个庞大的人群,数百上千年以来,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开始,便慢慢积淀每个人对周遭事物的观察,然后在说话语言上加以总结提炼出来,一辈一辈传承至今,便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俗语”。这些俗语包含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与农耕事物有关,还与感情亲疏有关,今天,笔者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农村关于“养老”的俗语。

在民间流传众多的俗语中,就有这么一句讲的是关于养老的俗语:一母能养七儿,七儿难养一母,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这句俗语有没有道理呢?

任何人出生到这个世界上都要经过母亲的十月怀胎,所以,母亲是非常伟大的,不仅要把孩子生出来,还要把把他们养育成人。在以前的农村,很多家庭都会生很多个孩子,因为他们认为生多几个孩子,以后老了才能有所依靠,在以前的农村,一个母亲能够养育7个孩子。

农村的人都说,养儿防老,年轻的时候养育多几个孩子,这样到老了,就不会没有人照顾,这么多个孩子,每个孩子照顾一下,到时候晚年生活也还算可以。但是,在农村中会有一种很现实的情况,那就是,老人生病了,或者老了需要照顾,老人的孩子们就会相互推脱,他们总会想,为什么其他兄弟姐们不照顾,而要自己去照顾。

在中华几千年的文化中,“孝”一直是传统美德,这句俗语也揭示了农村中的一些现象,百善孝为先,不管一个人多么的成功,如果不愿意赡养父母,只能说这个人做人非常失败。父母是给予自己生命的人,当初辛辛苦苦养育大,如果连最基本的孝顺都做不到,那确实不该生而为人。

写在最后

中华儿女是有孝心的,这几年,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家回家的时间都越来越少了!

百行孝为先,尽孝要趁早!有些东西,在你眼前不懂得珍惜,失去了,你会后悔一辈子!父母的养育之恩永世难报,并不是金钱物质可以相抵!父母不在乎你有多少钱,就希望你常回家看看!

所以,不要总说,要等自己有能力,或者赚了多少钱之后再来孝顺父母,很多父母要的并不要享受多好的生活,只要子女对自己好,多关心自己,父母心中也会有所慰藉。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等来不及的时候再孝顺,共勉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