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俗语5
(2024-12-02 10:18:28)
标签:
杂谈 |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俗语,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听到。这句话从古流传至今,让人不禁产生疑惑:读书到底是高尚的事业,常常还是徒劳无功?难道读书真的干不了大事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俗语。
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古代,好像文人受到了不少人的唾弃,好像他们仅仅是皇帝们粉饰太平的工具,除了阿谀奉承,没有其他的本事,但是,我只能说,我们都冤枉了历史上的文人。最早的一批文人才是文人典范,而后期的文人只是被教化歪曲后的产物。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造了儒学,而由儒学培养出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文人,他们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虽然说儒学在的时候被打压了一段时间,但是后来又彻底兴盛起来,自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虽说之后的各个时期都有儒家文人,但文人真正的模样,应该是在汉朝时的样子。那时候的文人是什么样子的呢?可不像我们以为的,他们十分全能,不仅识文懂礼,而且善骑射,简单的来说,就是既能写诗作画,也能骑马射箭,甚至还会做算数,妥妥的全能人才。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文人,确实是人人羡慕的“人才”。他们不仅仅能说会道,可以为国家未来出谋划策,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同时还能持剑挥戈,在外敌来袭时上战场杀敌,能文也能武。很多人都质疑,天天喊打喊杀的能叫文人么?他们不应该是用嘴皮子讲道理,能吵吵绝不动手的吗?
其实,的文人也讲道理,不过他们讲道理的前提,是先把这些不讲理的打服了,然后再去讲道理,这样才能让那些不安分的家伙不敢再有非分之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