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这句俗语
(2024-11-10 14:21:15)
标签:
杂谈 |
农村俗语博大精深,它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生活中的经验总结,这些俗语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蕴含着很深的人生哲理。
农村俗语说:“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这句俗语。
“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这句俗语的前半句“五人三姓莫走路”,其字面意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意思就是五个人中如果有三个姓氏的话,就尽量不要一起结伴同行。但很多俗语我们并不能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如果5个人中有3种姓氏就不能同行,那就太夸张了。“五人三姓莫走路”是一个比喻,不能以实数来理解。比如在古代盗墓的时候,一个人在上面拉,等值钱的东西都运完了,上面的人私吞宝贝,拿着东西跑了,后来人们觉得这样不行(人会见利忘义),就改成了老子下洞,儿子拉绳,但是后面发现这种情况还会发生,最后就改成了老子拉绳,儿子下洞,这样就和谐了。
要知道人心难测,每个人都以自己的利益为重,在平常时间可能看不出来,一旦产生比较大的利益分歧就容易出事故。因此,不管是古代还是在现代,不同心者不能做同一件事,否则容易起利益冲突,正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二、聊聊“三十六人莫过渡”
“过渡”就是指横越江河,“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这句俗语的后半句“三十六人莫过渡”是指很多人同时乘坐一艘船,船会有沉没的风险,毕竟古代的小船不是很牢固,人越多船就越不平衡,容易导致超载船沉。
此外,很多人乘同一艘船,如果其中有一个坏人,那么船上所以的人都会有危险,毕竟人越多越复杂,
农村还有句俗语叫“一人不进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这也是我们老祖宗的经验总结,说明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做事要谨慎小心。
总之,“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过渡”这句俗语不管是古代还是在现代,都很有道理,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这并不是迷信,这是那个时代的智慧凝练的几句话,它有着非常深刻的含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细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