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乌伤丽人
乌伤丽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499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聊聊“人吃三苦必富贵”这句俗语1

(2024-09-26 15:10:25)
标签:

杂谈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俗语,都蕴含着人生智慧。有的是指导我们如何为人处事,有的是警示我们不要玩物丧志,有的是激励人们吃苦耐劳的……在众多的俗语中,人吃三苦必富贵是广为人知的一句,你认同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人吃三苦必富贵这句俗语。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古代儒学大师对我们的告诫。那么,反观一下我们,自己能够吃苦吗?自己是不是还经常抱怨自己为什么要吃这份苦头呢?而我们很多人还不能意识到的是,能吃下以下“三苦”的人,必然是大富大贵之人!

第一“'苦”:身无分文之苦

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陶渊明,并不能成为我们效仿的对象,因为在这个社会上,身无分文的人注定是痛苦的。而能够承受身无分文之苦的人,也是一代人才。

是人,多半有不顺的时候,有可能前一夜你还是富豪,但是一夜之间就倾家荡产,公司破产,你住的地方,从富丽堂皇的宫殿大厦直接降级到了破破烂烂的筒子楼里,你原本高端配置的办公室和大楼,一下子就人去楼空,未语泪先流。

失去钱财,身无分文是极度痛苦的,没人愿意经历。不过,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经历了,从当朝前三品大员因得罪唐宪宗迎佛骨一事直接被连降几级贬到岭南瘴气之地,一路颠沛流离,最后他忍耐住了贫寒之苦,造福了一方百姓。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人经历了,比如像西汉少年匡衡,家境贫穷,家里连蜡烛都买不起,他却非常喜欢读书,嗜读如命,每当天黑看不了书,就跟现在有网瘾而被扯断了网线的青少年一样,急得团团转。为了解决问题,他做出了一个疯狂而且极端的办法,偷偷在与邻居家相邻的墙壁上凿了一个洞,拟借助洞中传过来的烛光看书,最终成为一代大家。显然,能够经受得住身无分文之苦的人,并且能在极端困难的经济危机中找到办法重获新生的人,必然将来是有所成就之人。

第二“苦”:寄人篱下之苦

民间有一句为人处世的俗语,叫做“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是的,寄人篱下,真的很无奈。但是在现在这个流动性极高,生活并不容易的社会上,寄人篱下的日子又少了多少呢?

古代伟人寄人篱下的故事:

韩信——西汉三杰之首。战神。平民出身,幼孤,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韩母死后,无钱办丧事。当时下乡南昌亭长见韩信非凡夫俗子,邀为门客,但不为其妻所容,“食时信往,不为具食”,韩信愤然离去,“钓于城下”,但所获不能果腹。一漂母见韩信饥饿,便把自己带来的饭分给他吃,一连数十日。淮阴屠户中有个年轻人想侮辱韩信,说:“虽长大,好带刀剑,怯耳。”并当众侮辱他说:“能死,刺我;不能,出胯下。”韩信注视了对方良久,慢慢低下身来,从他的胯裆下爬了出去。街上的人都耻笑韩信,认为他是个怯懦之人。

林黛玉——《红楼梦》主角。母亲死后,父亲林如海把他送到外祖父贾家。后来林如海也去世了,她千里吊孝,回京后更是只能生活在舅母王夫人的监管之下,虽然与贾宝玉情投意合,但王夫人却想让自己的儿子贾宝玉娶自己妹妹薛姨妈的女儿薛宝钗,而不是小姑贾敏家的女儿林黛玉。林氏泪枯而逝。

范雎——秦国客卿,相当于宰相。范雎当初因家贫无法见魏王,投须贾门下当门客。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凭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齐王欲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均谢绝。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魏齐将他拷打得肋折齿落,体无完肤,又用席裹弃于茅厕,让宾客往上撒尿。范雎装死,被抛于郊外。返家后即托好友郑安平将自己藏匿,化名张禄,并让家人举丧,使魏齐深信自己已死不疑。 半年后,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郑安平设法让范雎暗同王稽会面。经交谈,王稽发现范雎是难得之才,将他和郑安平带回秦国,后得到昭王召见。范雎慷慨直言,得到了昭王信任,第二天昭王即拜范雎为客卿,从此,范雎跻身于秦廷,开始施展他的全部谋略。

卫青——大汉将军。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卫媪与卫姓男子生有一男三女:长子卫长君,长女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女卫子夫。丈夫死后,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通,生了卫青。卫家的生活艰苦,于是卫青被送到了亲生父亲郑季的家里。但郑季却让这个年幼的私生子放羊,郑家的几个儿子也不把卫青看成手足兄弟,随意苛责(青为侯家人,少时归其父,其父使牧羊。先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为兄弟数。)卫青稍大一点后,不愿再受郑家的奴役,回到母亲身边,并做了平阳公主的骑奴。有一次,卫青跟随别人来到甘泉宫,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后说:“这是贵人的面相啊,官至封侯。”卫青笑道:“我身为人奴之子,只求免遭笞骂,已是万幸,哪里谈得上立功封侯呢?”

李白——诗仙。他第一次娶妻,便是倒插门性质,入赘前宰相许圉师家,娶其孙女。婚后长达十年时间里,李白都生活在他老丈人家里,寄人篱下,但还算和谐。距第一任妻子去世一年之后,李白娶了第二个妻子,一个姓刘的女人,刘氏有些看不起李白,李白不久愤而离开。

范仲淹——大宋文豪。范仲淹2岁时父亲范墉病逝。母亲谢氏贫困无依,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山东淄州长山县河南村朱文翰。范仲淹也改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范仲淹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为了励志,常去长白山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书,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断齑的美誉。三年后,范仲淹发现自己原是望亭范家之子,却一直靠继父的关照度日。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惊,愧恨交集之下,他决心脱离朱家,自树门户,好好学习,待将来卓然立业,再接母归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徒 步求学去了。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岳父父亲岳和,在岳飞十七岁时给他娶妻李氏。但民间传说中,都是岳飞刚出世,黄河决口,白浪滔天,岳和把妻儿放于一个大公瓮中顺水漂流,自己却淹死了。岳飞与母亲漂到河北大名府,被王贵的父亲王明捞起,母子二人在大名府长大。

朱元璋——大明开国皇帝。幼贫,为人放牛,常受主家欺负。

可见,自古以来,就有一系列寄人篱下的故事,至今也一样。当我们离开自己的舒适圈闯荡社会的时候,为了保险起见,何尝不会想过取得别人的帮助和支援呢?

在我们无力独自生活的时候,父母远离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寄人篱下,寄住在亲戚朋友家里,看着他们的脸色生活。

诚然,这也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因为你早已不是那个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你,你只有服从别人,看人脸色。而正是能够挺住这样的艰苦,才更能够锻炼我们的意志力和情商。

第三“苦”:遭人挑衅之苦

清王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攻打宁远,被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的红衣大炮轰击致死,葬礼上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使团前来上门哀悼,看着杀父仇人的前来吊唁,没有人能够忍耐,然而皇太极忍了。

无论如何,被人挑衅,特别是被自己的仇人和讨厌的人挑衅是绝对不可忍耐的事情,如果要忍耐也是一件极端痛苦的事情。

所以,绝大部分人没有选择忍让,而是爆发,而结果可能都没有太好。能够经受得住“遭人挑衅”之苦的人,是心智极为顽强之人,他们不是懦夫,只是在暗自积蓄力量,一鸣惊人,将来必为大富大贵之命。

写在最后

“身无分文,寄人篱下,遭人挑衅”,是三大极为吃苦之事,从精神上到肉体上都很难让人得以忍耐接受。

然而,就在大部分人都难以适应的情况下,那些极少数的可以做到忍耐的人,却吃得了这份苦,也为他们将来的大富大贵奠定了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