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宁愿门前闹嚷嚷,不愿后屋脚板响”这句俗语
(2024-08-15 06:44:53)
标签:
杂谈 |
在中国的农村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民间智慧和经验,这些智慧和经验以俗语的形式流传下来,指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其中,“宁愿门前闹嚷嚷,不愿后屋脚板响”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宁愿门前闹嚷嚷,不愿后屋脚板响”这句俗语。
农村流传的一些老话,有很多都有多重含义,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甚至不同的行业,在理解上是有差异的。“宁愿门前闹嚷嚷,不愿屋后脚板响”这句风水俗语就是如此。这句俗语民间主要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从风水习俗角度来理解
民间有些人认为,“宁愿门前闹嚷嚷,不愿屋后脚板响”与建房时的选址有关。人们认为“门前闹嚷嚷”,说明住宅前面临大街或者大路,行人熙熙攘攘;而“屋后脚板响”则是住宅后面有路,常有人走过,发出脚步响音。过去民间认为不宜选择房屋或者院子后面有道通过的地方建房,从风水上来说不吉利。这是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说法。
其实带有迷信色的说辞,在现实生活中,总不免漏洞百出。在这里且不说旧时城市房屋的两面均临街而建,也没有什么风水问题,单说农村,屋前屋后都是大路的村庄多的是。
我国农村自古喜欢聚族而居,形成村落,村落的民居往住会按照“几横几纵”的格局建造。村落中的“纵”和“横”就是以路来划分的,这样一来,前后临路的民居多的是。如果说这些房屋都有风水问题,那么为什么千百年来都是这种模式?
这就说明,民间对所谓的风水一知半解,再加上旧时人们的文化程度不高,才造成对这句老话做出一种不符合常识的理解。
二、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理解
“宁愿门前闹嚷嚷,不愿屋后脚板响”这句俗语中,有“宁愿”和“不愿”两个词。宁愿,不一定心甘情愿,只是在两件或几件事中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件,经权衡利弊,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选取某一方面,放弃另一方面。也就是说,“宁愿”其实也有不愿意的成分,只是身不由己。
这与我国旧时代农村建房的观念有很大关系。旧时,我国传统村落,一般要远离大道修建。一是为了躲避兵祸和匪患,及其他意外之事;二是防止传染病流行,特别是瘟疫流行,那时农村各个村落对瘟疫防疫特别重视,因为关系到村里人的生死问题。而房屋后面有路,让居住在这里的人缺乏安全感,要时时提防别人从屋后暗中做各种坏事。
回到这句俗语的意思分析,“门前闹嚷嚷”是房屋主人不愿意的事,“屋后脚板响”就更不愿意了。但两者必选其一的话,权衡利弊后,“门前闹嚷嚷”的危害要小于“屋后脚板响”的危害,且易于防范,因此才宁愿门前闹嚷嚷,也不愿出现屋后脚板响。
“门前闹嚷嚷”和“屋后脚板响”是一种比喻,“门前闹嚷嚷”比喻明地里来到屋门前来闹事,“屋后脚板响”比喻暗地里搞名堂。
俗话说:“名枪易挡,暗箭难防。”明着上门来吵闹,有“事”讲“事”,讲清楚了也就没事了。如果讲不清,下次还可再次吵嘴,再吵不清,无非就是不互相来往,没什么大不了的事。这叫明人不做暗事,面临的各种危险是可预防的。
而有一些人,明地里不跟你吵闹,暗地里却使出各种手段,让人防不胜防,就像是躲在你房屋后面的盗贼一样,只听得脚步响,不知什么时候对人家里的人和东西下手,搞得人心惶惶,寝食难安。
写在最后
民间的这两种不同的理解,“靠谱”的还是后一种,更加贴近现实生活,符合农村旧时的社会背景。但是,民间风水说法,早已深入人心,其影响也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