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人有三相,不富也旺”这句俗语2
(2024-04-21 06:04:08)
标签:
杂谈 |
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做“靠脸吃饭”,专指那些“颜值”很高的人凭借着长相的优势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抑或是通过一些途径出道成为明星,不管是哪一种途径,这些人总会有着与众不同的人生,未来也更有可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不可否认,“颜值”的高低的确是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对此古人也深感认同,就比如在民间流传这样一句俗语说:“人有三相,不富也旺”,那指的究竟是哪“三相”呢?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人有三相,不富也旺”这句俗语。
我们一直寻找的,是自己原本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庸人自扰,智者自渡。每个人行于世间路,前途漫漫,诸事未知。当困难成为一条横亘在面前的河,有人自渡,有人自扰。但我们必须明白,这个世界上真正困扰人的是自己。
我们总是期盼美好的生活或者羡慕别人的生活,却不知,能真正决定我们时运的天下唯有一人,那就是我们自己。
从各种角度而言,人都是一种视觉性的动物,对于拥有美感的东西,天然就有一种偏爱。
而对于美的追求,也是千百年来永恒不朽的“热议”话题,无数人在追求美丽的道路上孜孜不倦。但巴尔扎克曾说:“美貌是一层面纱,它常常用来遮掩许多缺点。”
长相如何,往往并不由自己决定,我们能改变的不是外貌,而是自己后天修炼而成的面相。
它是由自己的修养、性格和习惯养成的一种风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命运的轨迹。正所谓“人有三相,不富也旺”,认真地修炼起来吧。
一、第一相:认清自己
在希腊阿波罗神殿的门楣上印刻着两个字,翻译过来就是“认识你自己。”
生活中,有很多人习惯拿着放大镜去观察和评价别人,但鲜有人愿意去探究自己;自以为很了解自己,其实是雾里看花。就这样在一来二去中,大家似乎都忘了,人终其一生,最大的命题就是认清自己,如老子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这样描述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后来人们常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话来说明人们对自我的难以认知,而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也被称为“苏东坡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证实了人们对自己的判断有较大偏差。他们找来25个互相熟悉的人,请他们从9个方面为自己和他人排名次。这9个方面为文雅、幽默、聪明、爱交际、讲卫生、美丽、自大、势利、粗鲁。最终发现,这25个人对自己都会有不同程度夸大优点和掩饰缺点的倾向。比如有个人认为自己“文雅”的排名在前列,但其他24个人给出的平均值是“文雅”倒数。
在《读者》上看到一句话,深以为然:“认识自己是我们所有事业的起点和终点,终其一生,我们都在认识自己。有人说,太阳永远在那一边,在路上圈出弧形,我常在阴影的这一边,但永不对太阳失去信心。”
是啊,要想驾驭人生,首先要认清自己,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高估自己。
懂得认清自己的优势,才能在取得成绩时不骄不躁,在遇到挫折时勇于挑战,顺势而为掌握人生的方向盘。
二、第二相:接纳自己
纪伯伦在《贪心的紫罗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株紫罗兰一直伏在地上生存,它觉得这样生活十分卑微,一直渴望着成为翘首天空的玫瑰。终于有一天,紫罗兰拼尽全力成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玫瑰,可没过多久就被一场暴风雨摧残殆尽。暴风雨后的幸存者,恰恰是姿态低微的紫罗兰和不起眼的小草。这不禁让我想到《山月记》里那段我经常品读的话:“我生怕自己并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辛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忙忙碌碌与瓦砾为伍。于是我渐渐脱离凡尘,疏远世人,结果便是任愤懑与羞恨,日益助长内心怯懦的自尊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凡地腐败,不破不立,不惧不慌。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对普通人来说,一生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学会接受自己。”之前在书上看过这样一句话:“很多人宁愿选择0,也不愿得到50,因为他们坚信,完美是唯一的标准。如果他们不能达到完美,他们甚至不会迈出一步。”有一位登山运动员,他为征服珠穆朗玛峰做了好几年的准备。但就在攀登到海拔7000米处时,尚有些体力的他毅然选择了后撤。许多人对此表示不解,他解释说:“对我来说,7000米已经是一个奇迹。”
此时冲顶看似只有一步之遥,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极限,也知道逞强只会给他带来生命危险。
不管是面对“高光”时刻的自己,还是面对低落茫然的自己,只有全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能平和且不加责备地去努力和改变。最完美的状态,不是你从不失误,而是你从未放弃成长。记住,人间烟火千万,不如一抹灿烂,接纳自己才能突破自己。
三、第三相:取悦自己
作家冯唐曾说:“敢于做自己,敢于表达自己,敢于取悦自己,才能在这纷乱的世界中,站稳自己的位置,活出自己的格局。”的确如此,唯有懂得取悦自己,才能记得初心,知道自己要去往哪里,看待世界的格局自然也不同。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不畏惧周围人的眼光而独独取悦自己呢?
张小娴说:“多少年来,一直努力取悦别人,取悦你想要取悦的人,取悦这个世界,又要多少年后,你才懂得取悦自己?”
是啊,很多人终其一生,忙忙碌碌,都在为别人而活。殊不知,人生在世,最不应该被辜负的人,就是自己。
著名演员俞飞鸿曾说:“一个独立自信的人,从来不会把自己寄托在别人身上。人生是我自己的,何须靠他人获得满足感。”是啊!一旦活在他人的评价里,就是失去自己的开始。只有在乎自己的感受,才能活出自己的轨迹。
众所周知,马丽不算传统审美上的美女。她有过焦虑,生怕别人介意自己脸上的斑点,不够纤细的身材。乃至到后来,别人希望她怎么样,她就努力做成什么样,完全活成了别人想要的样子。哪怕凭借《夏洛特烦恼》大火,她也没有摆脱这种心理。在一次影视见面会上,有粉丝直指:“你太胖了,应该减肥。”马丽听进去了,也真得瘦到了 S 码,体重降到了两位数。但大家早已默认她是“女汉子”,于是当她放出真实的照片,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声音吐槽她“P图太过了”,另一种声音提醒她“千万不能太漂亮,太漂亮你就不好笑了。”她终于发现,难称千人心,难调众人口。既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那不如自己开心就好。2018年,尽管经纪公司和亲友都反对,但她依然坚持“剪”超短发:“我以前总为别人活,但今年开始,我决定为自己活。”她还拍了《男人装》,展现自己的魅力,甩掉喜剧人扮丑搞笑的标签。不仅如此,她毅然与比自己小10岁的男朋友结婚,两个人约定好不去在意外界的评价,专心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我们不需要在乎看客的眼光,必须学会的是自己欣赏自己。想起蔡澜先生一个经典的人生哲学:“我们跟整个宇宙相比,只是短短几十年,一刹那的事情,希望自己快乐一点,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懂得这个道理,就一直往快乐这个方向去追求。”每个人终其短暂的一生,最该取悦的人是自己。修好了取悦自己的这门课,才能真正接纳自己,拥有更强大的内心。
由爱奇艺出品,米未制作的说话达人秀《奇葩说》里的辩手肖骁曾说:“不必着急和世界和解,因为世界并不总是对的。别在意他人看待你的目光,你自己舒服更重要。”要知道,最舒服的生活,从来不在别人的口中。只有随心而至,善待自己,才能夠爱想爱的人,做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人生。
一个人只能活一次,所以真的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当你到了一定年纪就会明白:好好为自己活一次,比什么都重要。学会爱自己,才是终身浪漫的开始。纵使世间三千烦恼,世人万种评价,那也有万千解药。让自己过好每一天,就是你努力的最大意义。
人生皆逆旅,你我皆行人。唯有不断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取悦自己,才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拥有值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