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年俗正月初九“天公日”拜天公
(2024-02-18 07:30:01)
标签:
杂谈 |
今天是2024年2月18日,农历甲辰年正月初九;这一天,有什么说法和盛行且隆重的民间习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正月初九被称为“天公日”,是“玉皇诞”,记住传统禁忌: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虽然正月初九年味已淡,但在民俗上是比较重要的一天。这一天是民间信仰的最高神灵,玉皇大帝的生日,因此初九这天被叫作“玉皇诞”、“天公节”,俗称“天公生”。在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是统辖三界,统辖一切神灵的主宰。明朝的《蠡海集》说:“玉帝生于正月初九日者,阳数始于一,而极于九,原始要终也。”正月初九恰好是立春前后,人们在初九通过祭祀,祈福家人在新年平安顺利、顺心如意、事事办成。
正月初九是个好日子,俗称“上九日”,是新年的第一个“九”,人们把这一天当做“办事日”,并有了“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这句民俗的意思是:“七不出”是指大年初七不要出去做生意和办事,不能办成,也不能做好;“八不归”是指出门在外的人,不要在今天回家,“八”谐音“发”,有“发”的事情,就不能“归”,归有完成的意思,就是说发财的事情不能一天就完成,所以不能回家。“上九办事一大堆”是指这天办事情,能收到玉皇的福泽保佑,事情可以办得又快又好。
在这天全国很多地方会举行隆重的仪式,来庆祝“玉皇诞”。从午夜一直到凌晨,是祭祀天公的最佳时间,随处听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家家户户也会举行仪式,望空叩拜,祈福天公保佑家人平安。
祭拜天公的禁忌:家家户户要在正厅,用两张桌子搭起一座祭坛,上面供着五牲,糕、花、果、点,全家沐浴,穿戴整齐,按照长幼顺序挨个上香,三跪九叩,之后烧金箔放鞭炮。
在祭拜之前,为了表示尊敬,初九禁止晾晒衣服,尤其是女裤、内衣,禁止倒垃圾;祭品要用全鸡,一定要用公鸡,不能用母鸡。猪的五脏,只供肝、肺两种。如果要还愿,必须要用全猪和全羊。当日民间禁止屠宰,家里的不洁之物禁忌拿到户外,以免亵渎了玉帝。
古人认为,“九”最大,与“酒”是谐音,因此九不能离“酒”,家家户户要准备丰盛的酒宴,都要喝个痛快,给玉皇大帝祝寿。酒宴上必须要有像样的菜肴,俗话说无鸡不成席,为“玉帝”过生日,喜庆的宴席上必须要有鸡肉,寓意大吉大利,下面分享一道鸡肉的做法。凉拌手撕鸡:
第一步:把1个鸡腿和2块鸡胸,洗干净用刀剔除筋膜和油脂。下冷水锅中,加入少许料酒和葱姜,大火烧开转中火煮20分钟。
第二步:把花生米洗净,放入油锅中小火翻炒,听到爆裂声,大约3分钟左右盛出,待冷却后用瓶子压碎。
第三步:煮熟的鸡肉捞出,稍凉后用手撕成鸡丝放入碗中,加入适量的食盐,生抽,米醋,白糖,香油拌匀。
第四步:把蒜末、泰椒圈、辣椒丝、大葱丝,少许辣椒面放在鸡丝上。
第五步:锅内烧油至5成热,浇在料头上激发出香味。
第六步:把香菜段、花生碎、熟芝麻放入碗中,抓拌均匀即可上桌。
结束语
在民间,一些老人会将难办的事情放到初九办,办事效果好。实际上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俗信,认为皇天在上,不敢刁难,互相通情达理,办事容易成功。哈哈,过大年不忘老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