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这句俗语
(2024-02-07 09:17:51)
标签:
杂谈 |
生活中,很多人的虚荣心较重,处处讲究“面子”,往往取得一点成就,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昭告天下,期盼众人羡慕的目光。
殊不知,这只不过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罢了,别人真的没有那么在意,毕竟人家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来凑这个热闹。
同时,从长远角度讲,这种虚荣心太重的人,对自己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一个人再有钱,“吃不过一碗饭,睡不过一张床,穿不过五尺衣”。所以,在古代的时候,一些聪明人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譬如俗语所说的:“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钱的人不应该住在太大的房子里,没有钱的人不应该走太远的路。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为什么有钱的人不能享受自己的财富呢?为什么没有钱的人不能追求自己的梦想呢?这句话到底是一种智慧,还是一种愚昧?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这句俗语。
“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这句俗语的前半句“富不住大屋”,其表面意思就是富裕了,不住大的房子,当前在很多地方,富有的人会花费很多财力来盖豪宅,将房子装饰的富丽堂皇。
一来是光耀门楣,二来是可以向乡邻夸耀自己的成功,然而老祖宗却认为,富贵之后不能住奢华的房屋,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祖宗所说的“财不露白”,豪华的房屋虽然是财力的展现,但也容易遭人妒忌,让人眼红,进而徒增祸端。
同时,房子过大过于空旷,容易让人失去安全感和温馨感,尤其是对于卧室来说,太大聚不住气,失气伤身,小居室则可以较好地抵御风邪侵入。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一个人习惯了住在富丽堂皇的房屋中,渐渐就会消磨掉雄心壮志,耽于享乐,于身于神这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如果不是官宦人家,普通的富户百姓,一旦显示出了自己有钱,自然就会被强盗、小偷惦记上,甚至可能连当地官吏都会来故意敲诈。
在中国古代,人们都有仇富心理,所以一旦社会动乱,百姓都要喊出“均贫富、打土豪”的口号,贫民一拥而上去抢富人,吃富户。所以,当你富裕起来之后,不要趾高气昂,要低调做人,更要乐善好施,以免让大家妒火燃烧,对你群起而攻之,落井下石。
富不住大屋说的是,人即使富裕了也要低调,不要招摇过市,要行善积德,回报社会,这样生活才会越来越美好。
二、聊聊“穷不行远路”
“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这句俗语的后半句“穷不行远路”,这个就更好理解了,现代人的交通方式已经非常便捷,千里之遥也不过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人们对于出远门、行远路已经没有太大的感觉。
但是在古代,出远门、行远路,那确实还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情,一方面舟车劳顿的到处奔波,会让人身体吃不消,另一方面又容易遇到各种意外,还容易引起水土不服生病。
当时有这么一个讲究:“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讲,父母在世要尽心照顾自己的父母,而不是选择远游,如果要远游,必须要把家中的事情安排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远行。
总的来说,老祖宗的这句俗语“富不住大屋,穷不行远路”,还是非常有讲究的,更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事实上,这句“富不住大屋”是告诉人们,富裕了要低调,不要张扬,更要注重节俭,对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否则就是自招祸患。对于“穷不行远路”的寓意,明知做不到的事,和不切实际的想法,最好不要强行去做,如果去做了,到头来不仅苦了自己,还会连累到家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