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聊聊“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俗语
(2023-11-26 08:18:14)
标签:
杂谈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传承里面,积淀了很多耳熟能详的俗语。这些俗语,承载着老祖宗的智慧和价值观。即便现在的生活环境不同了,但是依然拥有不错的借鉴作用。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句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俗语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人情俗语是什么意思?有何讲究?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句俗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情往来一直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们通过互赠礼物来表达情感、加强关系。然而,送礼也是有讲究的,要是送的礼物不合人心意,很有可能会惹人不快,好心办坏事;但当你送对了,那就是锦上添花,俩人关系更上一层楼。
在送礼的时候,寓意不好的东西千万别送,哪怕是“谐音梗”也不行,中国人较为迷信,只要沾边都不会喜欢。比如,人情俗语中所说的“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就是一种传统习俗的体现。那么,这些俗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何讲究呢?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些俗语的含义。俗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候补”表面意思是:结婚的时候不能送伞,生日的时候不能送烟,丧礼的时候,如果没有去,是不能补礼的。这是为什么呢?
一、喜不送伞
二、寿不送烟
“寿不送烟”是指在长辈或尊长的生日时,不宜赠送烟作为礼物。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烟被视为不洁之物,与“咽”谐音,“咽”有咽气的意思,寓意很不好,人活到老,心思是很敏感的,也更加相信鬼神之说,在人大寿的时候,送一条烟,不管烟的价格多贵,他们的心情都不会好。况且“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送给老人,就好比送了一个减寿的东西给人家,人家心里又怎么会舒服呢?所以,在人大寿的时候千万不要送烟,寓意不好,应该选择一些寓意长寿、健康和吉祥的礼物,可以送酒,长长久久,寓意长命百岁,还可以送寿桃、保健品、花卉等,老人收到会很开心的。
三、丧不后补
“丧不后补”是指在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不应该在事后补送礼物或礼金。这是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死亡被视为一种终结和告别,送礼或礼金只应该在“当场”或之前完成。
如果在事后才补送礼物或礼金,会被认为是不尊重逝者和他们的家人。同时,这也避免了给逝者的家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和伤痛。因此,在参加葬礼或吊唁活动时,应该在事先准备好礼物或礼金,并且亲自送到逝者家属手中。
这些人情俗语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道德观念,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互相关怀。通过了解这些俗语的含义和讲究,我们不仅可以避免在社交场合中失礼或冒犯他人,更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除了以上所讲到的“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后补”这三个人情俗语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传统习俗和人情往来需要注意。比如在送礼的时候要注意考虑到受礼者的文化背景和喜好;在参加婚礼和葬礼时要遵循相应的礼仪和习俗;在表达情感时要避免使用不当的比喻和暗示等等。
总之,人情往来是一种建立在情感交流和互相关怀基础上的社交活动。通过了解和遵循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俗语和习俗讲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祝福,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