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农历十月初一)

(2023-11-13 05:53:25)
标签:

杂谈

2023年十月朝有感

今天是20231113日,农历癸卯年(兔年)十月初一。十月朔,秦岁首,芦花荡荡,霜露泠泠,又是一年寒衣时。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做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皮克斯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里说:死亡不是永别,遗忘才是。寒衣祭祖,缅怀先人,为逝去的亲人烧化纸宝,祭祀宗亲是自古而来最朴素的孝道传承。念一念亡魂,寄托一份哀思;拜一拜先祖,祈求一份平安;送一件寒衣,愿天堂的亲人不再孤冷;放一盏河灯,愿天堂的道路不再黑暗。

金菊凋谢,落叶纷纷,枯藤老树昏鸦,孤山肠道外,万寂不见故人影。人间秋去冬来,遥想另一空间也一定是寒霜凛凜,朔风冽冽。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人们在为自己添衣御寒的同时,念及逝去的亲人,他们也需要寒衣保暖,于是便裁纸做寒衣,叠纸做纸钱,燃起香烛,送去冬日的惦念。

纸,看似普通,只需一把火便会化作为灰烬,但是在传统的寒衣节里却是最温情的表达。在迷信思想中,纸是阴间用物,用纸糊成的各种器具,都是为了让死者的鬼魂在阴间使用。比如烧了“纸房子”之后,鬼魂在“阴间”就有了房子;烧了“纸马”车之后,鬼魂在“阴间”就有了马车;烧了“纸羊”之后,鬼魂在“阴间”就有了羊群;烧了“纸衣”之后,鬼魂在“阴间”就有了衣穿。“衣”,对于即将到来的寒冬,是温暖。而寒冷,却是一种相思苦,不论是远在天边的游子,还是阴阳两隔的亲人。贫寒中的问候,潦倒中的帮扶,都是人间值得的源头。正是因为有了亲人的牵挂,人间才格外温暖。

清代诗人席佩兰在《寄衣曲》里写道:“欲制寒衣下剪难,几回冰泪洒霜纨。去时宽窄难凭准,梦里寻君坐样看。”

恰逢寒衣节,亲人入梦来。明月何皎皎,转瞬又一年。闭上眼,很久不见的亲人在脑海中一一浮现。您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您的谆谆教诲,依然留在耳畔;心中无尽的相思,如今一城素白,那些未曾说出口的遗憾,愿在今天得以补全。天堂路远,不知您在那边是否安好?天堂一定很美,若不您怎能不知返还?

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在长城内外广泛流传。有一首民歌这样唱道:“十月里鞭蓉十月一,家家户户缝寒衣,人家丈夫把寒衣换,孟姜女万里寻夫送寒衣。”时光流转,四季更迭。天冷了,冬天来啦!祖母慈祥的声音传来,赶制棉衣送给远在异乡的亲人成了每家每户的首要大事。女人们裁的裁,剪的剪,手巧的母亲往往还要多絮一层棉花,把棉衣缝制得针脚细密厚实耐磨,这样才能保证家人整整齐齐地过一个暖暖和和的冬天。

人间有爱,天堂会暖。一件寒衣,寄托了亲人深深的思念;一声叮咛,饱含了亲人沉沉的牵挂。愿逝者安息,生者康健。只要有一双传递温暖的手,再冷的冬天都会温暖如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