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四节气之十五──白露

(2023-09-08 07:03:26)
标签:

杂谈

     2023年白露有感

翻开历书,发现202298日,526分,31秒,农历癸卯年七月廿四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白露”。“白露”也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 

一、白露名字的由来

古人把四时和五行相配。四时为:春、夏、秋、冬,五行为:金、木、水、火、土。最初,在《管子·五行篇》中,古人以冬至日为始,把一年分为五个等份,每等份72日,依次和金、木、水、火、土相匹配。后来发现这种五行匹配方法不适合四时,所以后人又把每一季分为了孟、仲、季三个月,例如春季为孟春、仲春、季春。于是春季三月配五行木;夏季的孟夏和仲夏两月配五行火;夏季的第三个月季夏,则配以五行土;秋季三个月配以五行金;冬季的三个月配以五行水。这就是有名的土王季夏说。

在五行中,木旺于春,色青;火旺于夏,色红;金旺于秋,色白;水旺于冬,色黑。既然秋季属金,而金在五行中是由白色来代表的,所以天气转凉,寒露凝结,故曰白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白露的到来,标志着夏季的暖风将要被冬季的凉风所代替。冷空气开始转守为攻,副热带高压继续南移,光照强度减弱,气温下降速度加快。

二、今年白露逢单或还是逢双?今年白露也是天医节

白露节气在民俗中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与黄历、节日等密切相关。本文将围绕2023年白露逢单或还是逢双,以及白露节俗与天医节的关系展开探讨。

1、白露逢单还是逢双。白露节气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预示着秋天的正式开始。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单日”和“双日”常常与吉凶祥瑞联系在一起。人们对于节气的单双有一定的讲究。根据历法计算,白露节气的日期会有所浮动。俗话说:白露逢单,难过冬天;白露逢双,吃饭没汤,这是什么意思呢?

白露逢单、双,其实,这里的逢单、双指的是白露交节的农历月份。如果白露在农历七月交节,农历七月为单月,则为逢单;而在农历八月交节,农历八月为双月,则为逢双。白露逢单,难过冬天;白露逢双,吃饭没汤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白露交节在农历的单数月,则今年冬天特别难熬过去;相反,白露交节在农历的双月,则今年冬天会谷物丰收,不用再吃不饱饭喝汤了。老祖宗为什么这么说呢?

俗话说:白露逢单,地下不干;白露逢双,干谷上仓白露逢单阴雨连天,白露逢双斗米进仓,意思是说白露逢月,则预示着接下来会阴雨天气较多。白露节气到来,标志着田间的农作物也进入到了收获时节。农作物的收获和晾晒都需要连续的晴天,不然谷物就会无法按时收割或者无法晾晒而损失。所以老祖宗说,白露逢单月,会因为缺乏粮食而无法安稳的度过寒冷的冬天。如果白露逢双月,则预示着接下来天气晴朗,晴朗的天气不仅有利于收获谷物,也有利于谷物的晾晒储存,所以就会有老祖宗说的,白露逢双月,谷物丰收,吃饱饭了。

今年的白露是在202398日,农历七月二十四,所以今年的白露是逢单。按照老祖宗的说法,白露逢农历单月,接下来阴雨天气较多,会影响谷物的收获和晾晒,进而影响粮食产量。老祖宗这种说法可靠吗?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白露节俗与天医节。白露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有着丰富多彩的节俗与传统习惯。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人们会在白露节气这天将柚子浸泡在水里,然后分发给亲朋好友。白露柚子寓意着好运临门,象征着幸福、健康和丰收。而在北方地区,人们则习惯在白露节前后采摘菊花,以示举世安宁、祈求平安。菊花盛开正值白露时节,形成了一幅幅秋色如画的美景。此外,白露节气也被称为天医节。相传在白露节这天,草药的药性最为浓郁,疗效最佳。民间习俗认为,白露节气是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人们会在这天采集草药、食疗养生,以期保健养生、祛病驱佞。白露节气作为天医节,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的健康的生活相结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独特文化。

3、白露节气的重要意义。白露节气是中国传统节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白露逢单还是逢双,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白露节俗与天医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独特文化。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以期能够更好地与自然相融,享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粮食收获已经大部分使用机械了,和以前和老天爷抢收粮食的年代大不相同了。而且,粮食的晾晒也不再局限于晴朗的天气了,所以白露逢单还是逢双月,对粮食的丰收已经影响不是特别大了。但是这些传统俗语在过去那个年代,还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