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今日末伏,无论多忙,都要牢记“4事不做,2物不吃”,家人少生病,秋冬更健康
(2023-08-10 07:49:17)
标签:
杂谈 |
2023年8月10,“末伏”伊始,“末伏”天气虽然炎热,但昼夜温差拉大,气候变化多端,愿我们都能养好身体,安然度过末伏这十天!立秋过,末伏来,在三伏天最后的时段,也是我们调整自己的时段。“4事不做,2物不吃”,请你和家人一起,养成好的习惯,拥有健康常伴!
一、4事不做
1、不要整晚开空调。从末伏开始,昼夜的温差持续拉大,一早一晚天气很凉。这个时候开空调,我们一定要注意时间,千万不要整晚整晚开,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盖好肚子睡觉,避免受凉;空调注意时间,切忌贪凉。
2、不要熬夜。很多人在末伏,会出现秋乏的现象。这个时候需要午睡,但是不能睡饱,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而晚上的时候,我们却要保障睡眠充足,不能过度熬夜,伤害身体,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更要调整好睡商。
3、午后不宜暴晒。末伏,阳光充足,尤其是在午后,我们最好不要暴晒,刚步入立秋的阳光,长时间暴晒,仍旧会晒伤。尤其是老人孩子出门,做好防暑工作,带上帽子,避免中暑的情况。
4、早晨不要洗头。如今的早晨,再也不是刚入伏时的温度,早晨气温并不高,如若早晨洗头容易感冒。尤其是着急上班的人,如若洗头,不去吹干,很容易在早晨受凉。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早晨最好不洗头。
二、2物不吃
1、不要吃西瓜。还记得三伏天里, 天气燥热,人们喜欢吃冷饮、吃西瓜、洗凉水澡、吹空调,可是眼下已经立秋,三伏天的习惯,很多人还没有改变,甚至没有意识到,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在农村就有一句俗语,就是关于吃这方面的,叫作“秋瓜坏肚”,说的是天气转凉,吃过多瓜容易拉肚子,会损伤脾胃,伤害身体,尤其是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尤要注意。
所谓的“秋瓜”,指的是西瓜,西瓜大家都不陌生,中国各地均有栽种,每年的七八月份,是西瓜的黄金期,它汁水丰富,解渴止饿,果肉味甜,降温去暑,大家都愿意吃,堪称“盛夏之王”,为什么立秋后不能吃西瓜了呢?这里面还真有一定的道理。
西瓜又叫“寒瓜”,其水分高达百分之八十,水分充足,又是寒性,三伏天吃西瓜,当然没问题,但进入深秋以后,一早一晚的,天气寒凉,再加上吃寒瓜,极有可能跑肚拉稀,自然是不利于健康的。
人是顺食而生的高级动物,到了什么季节,就应该吃什么季节的食物,就好比“冬吃萝卜夏吃姜”一样,对的季节吃对的食物,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西瓜也是这个道理,热食则好,寒食则坏,暑消渐凉,从养生的角度出发,就应该忌食西瓜,这不是某一个人说的,而且祖先们总结下来的经验教训。
西瓜在存放的时候,夜间接触的是地板,秋季昼夜温差大,地板本身就凉,西瓜如此存放,只会加重寒意,现在本地西瓜基本上已经结束了,超市售卖的,多是外地西瓜,宁夏一带比较多,间隔本土距离较远,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
外地西瓜和本地西瓜最大的区别,除了口感,还有一个适应根本问题,有人吃本地西瓜就没事,吃外地西瓜就拉肚子,只能少吃或者不吃了。
老一辈的人,比较懂得这个道理,立秋以后,一般家中还会剩余一些,吃完这一批,也就不再购买了,一般也就是在八月底结束,进入9月以后,就更不能吃了。
所谓“秋瓜坏肚”,听起来也没那么夸张,并不是说今天立秋,明天就不能吃了,它真正的含义是告诉大家,立秋以后,应该逐渐减少食用量,以此类推,到了处暑左右,就别再购买西瓜了,白露节气更是想都别想。
太贪吃西瓜,容易造成肠胃受损,受伤害的是自己,为了自己的健康,也为了家人的健康,应该理解“秋不食瓜”的重要性,尤其是体质虚弱的人群,老人、孩子、病人都应该提前戒掉西瓜,防止疟疾。
有的人可能也说了,我就不相信“秋瓜坏肚”,我冬天还吃西瓜呢?这只能证明你的肠胃好,所以不要误导众人,毕竟还有体质虚弱的人群,重视健康,从自我做起。
2、不要吃辣
在“末伏”时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避免食用过于刺激性强的食物,特别是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导致上火、燥热,不利于身体的平衡和健康。所以,平日里,也要尽量少辣,尤其是在身体有炎症的时候,更要保持饮食的清淡。荤素搭配要合理,要把健康放第一!多吃一些银耳、丝瓜、莲藕,这样的食物,对健康有益!
因为,此时已经进入秋季,秋季主宰肺,肺主气,善收敛,因此应该注意保护肺气,避免食用过多辛辣食物,以免生燥。秋季也是容易咳嗽的时期,食用过多辣椒等辛辣食物可能会刺激肺部,加剧咳嗽症状。
写在最后
末伏到来,守好最后这十天,就意味着三伏彻底结束。在末伏,温度变化很大,这个时候尤其注意养生。希望我们牢记以上“4事不做,2物不吃”,养出健康的好身体!祝福你和你的家人,末伏安康,平安过一秋;身康体健,有快乐常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