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弱者抱怨,强者学习,智者借势

(2023-07-06 07:44:31)
标签:

杂谈

小时候我经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我许愿想要得到什么,那我最后一定是得不到的。我猜有不少小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好像有什么在跟自己作对。后来知道了,这个不叫作对,原来本来就是这样的。就像南宋词人辛弃疾词《贺新郎·用前韵再赋》: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辛弃疾之后,有宋朝诗人方岳《别子才司令》诗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元明以来戏曲和小说里常见的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这一联,就化用了方岳的诗句。

其实这句最早出自《晋书·羊祜传》。其实说的是选择困难症,说: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故有当断不断。

漫漫人生路,不顺坦的事情时常发生。困难,是人生路上的绊脚石,也是人生路上的试金石。

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之一梁启超曾说:“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美·爱默生也曾说:“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这两则名言立意深远,思想深刻,对成长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其实,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面对狂风大作,要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力,很有可能被海浪吞没。相反,鼓起勇气,明确方向,奋力向前,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人生如行船,不进则退,成功者的最大优势是在不利的环境中越挫越勇。挫折就像一块磨刀石,使人从中受到磨炼;又像是一瓶催化剂,给人以勇气。如果把人生看成一次旅行,那么挫折就是一个又一个美丽的驿站。在困难面前,我们学会休整自己,然后继续出发。

面对困难,弱者抱怨,强者学习,智者借势。一个人的遇事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一、弱者抱怨

《曾国藩家书》中写到: “牢骚太甚者,其后必多抑塞。”经常抱怨的人,人生路上的阻碍也多。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丧夫丧子,整日郁郁寡欢,怨恨自己没照顾好孩子,导致孩子被狼吃了。刚开始,鲁镇上的人听了她的故事,都会掉几滴泪,同情她的遭遇,安慰一下她。

可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你越是抱怨,越会不幸。祥林嫂沉浸在自己的这段往事,依旧每天逢人就哀叹。她不知道的是,所有事都有一个期限,总有一天,周围的人会失去兴趣。果真,渐渐地,大家不耐烦了,开始躲着祥林嫂,甚至有些使坏的人特意拿这件事取乐。不到四十岁的祥林嫂,最终在抱怨中离世。正如鲁迅所说:“往往人一开始抱怨,事情就会朝着他抱怨的方向前行。”每个人都有抱怨的权利,可一味抱怨,不仅无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反而会让自己的生活越过越糟。

人生处处不如意,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躬察己;与其抱怨黑暗,不如提灯前行。说这个世界上,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你做事还怕什么呢?错了又怎么样,不如意的事本来就这么多,当断则断,不要纠结了。

二、强者学习

被后人誉为“千古第一完人”的晚清重臣曾国藩,参加科举考试,六次落榜。他的文章被学台“悬牌批责”。面对这一奇耻大辱,他化悲愤为动力,把自己历年的考卷和模范试卷放在一起反复对比,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逐一攻破自己的弱项。终于,在第七次科举考试中,曾国藩成功考取秀才。在之后的考试中,他联捷举人,28岁这年,高中进士。

曾国藩开始京官生涯时,学识浅薄。于是,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份基本的学习日程: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几十年如一日,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磨砺中,曾国藩做事越来越有恒心、有毅力,待人接物也越来越宽厚、周到。即使没有显赫的家室,即使资质平庸,靠着不断地学习,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在动荡的时代中,超越众人,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

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郭沫若说:“古往今来有成就的人并不都是天资高,有许多天资差的人经过勤学苦练也做出了很好的成就。”

强者都懂得,人生所有最难熬的时刻,终究得靠自己挣扎着爬起来。把时间留给自己,不断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加坚不可摧。

三、智者借势

《宋史》有这么一句话:“所当乘着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取之易。”意思是:做事应当擅于借助形势,抓住机会,成功就会变得更容易。

清朝末年,沙俄攻占新疆大片领土,朝廷和沙俄的纷争每况愈下,胡雪岩敏锐地察觉到,在动荡时期,军需采购和转运是最赚钱的生意。于是,他豁出去,不计血本地筹集了十万石粮食,送到左宗棠军营。当时,左宗棠的军营已经缺粮许久,更有士兵被活活饿死。

胡雪岩的这一举动,无异于给正为军粮愁眉不展的左宗棠雪中送炭,更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就这样,他很快就获得了左宗棠的信任,并且拿下了军需采购转运的生意。

后来,左宗棠还把胡雪岩引荐给了慈禧太后。慈禧知道他出钱出力地帮助朝廷,直接封为三品布政使。就此,胡雪岩成了名副其实的“官商”。

借着时局动乱,朝廷用兵频繁,胡雪岩的家产得到了快速积涨,一跃成为晚清首富。正如他所说:“势利、势利、利与势是分不开的。有势就有利,所以做实现在先不必要求利,要取势。”

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你有多强,而是懂得借势而为,于千仞之上推千钧之石。真正的智者,都擅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借势跃迁,取得成功。

结语

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曾经说过:这个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都要相信,真正能治愈你的只有自己,不去抱怨,不怕孤单,努力沉淀。每个人的生活都刻着岁月的痕迹。自己的苦只有自己品,自己的人生得靠自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愿尘世间的我们,都能放下抱怨,坚持学习,学会借势,让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