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人到晚年,如何做个聪明的老人

(2023-06-04 06:03:59)
标签:

杂谈

每个人都会老,每个人都迟早会面临养老的问题。有些老年人懂得利用各方面资源,让自己老年生活祥和无忧;还有些老年人,他们选择了错误的养老方式,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苦不堪言。

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康德说:“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确实如此,聪明的老人,不仅能把日子过得温馨幸福,还能在人生最后一个黄金时期,活出风采。

这样的老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喜欢。那么怎么样才能做个聪明的老人呢?

一、注重自己的容貌

 你注意到了吗?现在爱修饰打扮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走到哪里,都能看到那些穿着新颖,打扮时尚的老年妇女,满面春风,笑起来像一朵花。人虽然老了,但心还要保持年轻,老年人对衣着与容貌加以修饰,对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利的。

心理学家认为,老年人通过适当修饰和打扮,会显得风采依旧,进而会产生一种愉悦感,增加自信心和活力,感到自己不那么老了。据资料显示,国外学者曾对1000多名60~80岁衣着讲究的老年人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其中90%以上老年人的心态、精神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这种心态与精神的年轻,是最好的长寿药。

还有医学调查表明,喜欢修饰打扮的老年人心情都比较愉快,这时通过某些激素、酶等生化物质的分泌和调节,血液循环能更加通畅,神经细胞、脏器功能和代谢能力也会处于最佳状态,免疫系统功能和抗衰老能力也会增强。因此,患病率就比较低。  

俗话说:相由心生,你的容貌反映了你对待生活的态度。所以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容貌,穿戴整洁,妆容精致,不为取悦别人,只为让自己更舒心,更年轻。

二、放下争吵的心

愤怒是人类正常的情感经历,但若持续时间过长,则会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从医学角度说,与老年人吵架,要比跟年轻人打架的风险还要大。因此,人们因故同老年人发生争执,尽量不要与老年人有激烈的、持续的冲突。就算是对方动武了,有暴力行为,也要尽量避让、迅速离开。特别是当老年人表现出了超异寻常的激动时,更是要离得远、离得快。因为,不知道什么严重后果,随时会发生!  

再说,吵的时候闹心,吵完后伤心,吵闹既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那就学着心平气和地去交流。有话好好说的老人才是最可爱的。

三、不必原谅所有人

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人有意或是无心伤害过你,可能是你的同事,有可能是你的长辈,也有可能是你的兄弟姐妹,甚至有可能是你的妻子……如果那个伤害你的人,能够真心的悔改,真诚道歉,那么原谅他(她)。在原谅他(她)的时候,其实我们也宽恕了自己。有时候,原谅他人比记恨他人更能让自己感觉到开心。其实原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那么掉面子、那么让自己不舒服。也许他们的伤害成就了更强大的你,但是你若觉得原谅这些人,会让你陷入十分纠结的状态中,那就听从心的安排。

四、没有健康不行

在和老人的聊天中,我们总是可以听到老人那种不能掌控自己生活的无力感,以及不带任何希望,苟活的态度。其实,人老了,保障身体健康很重要。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身体健康是重中之重的事;因为只有身体健康,才能掌控自己的生活,才能有更多的希望。

再有钱再快乐也买不到健康,钱是身外之物,健康却是实实在在。每日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能延缓身体衰老,操持头脑清醒。身体好了,钱也就攒下了。

五、科学健康饮食

日常老人说起吃,常常是感叹:不想吃肉,不能吃油腻,咋清谈咋来。一方面清谈饮食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养生保健,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代谢速度越来越慢,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可是另一方面,并不是越清谈越好,老人也需要补充优质蛋白和脂肪来维持身体的各项机能。只有科学健康的饮食才是维持机体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老人对饮食有三大误区:

误区一:老年人饮食越清淡越好。据人民网人民健康网报道,中国营养学会提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身体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率会逐渐降低,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也会逐渐减弱,从而导致老年人体内缺乏蛋白质。清淡的素食中除了豆类食物含有蛋白质外,其他素食食物的蛋白质含量微乎其微,无法满足老年人身体的正常需要,加上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减退,所以如果长期清淡饮食很容易导致身体营养不良。中国营养学会建议,老年人平时可多吃蛋类、鱼类、瘦肉等容易消化和吸收的高蛋白食物来补充体内所需蛋白质。

误区二:胖是老年人有福气的表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升,日常饮食也趋于多样化,还有一部分老年人经常过量饮食,造成身体肥胖。老年人肥胖大多因摄入的食物所含热量过多,进而导致脂肪堆积、储存在体内。据中国江西网报道,肥胖是由于身体所摄入的能量过多且消耗较少,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形成的体征,它是造成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病的高危因素,中老年人如果过度肥胖有可能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注意适量饮食,平时吃饭以“八分饱”为宜,可以多餐少食,切忌暴饮暴食。同时还要适当锻炼身体,以减少肥胖带来的危害。

误区三:老年人要大量补钙。很多老年人由于患骨质疏松或平时出现腰腿疼痛等症状时就会大量服用钙片,认为每天补钙越多对身体越有益。事实上,如果摄入的钙量超过了身体所需,就会对健康造成威胁,甚至引发疾病。中国营养学会提出,成人每日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绝经后的女性以及老年人每日推荐摄入量为1000毫克。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盲目过量补钙。另外,通过饮食来达到补钙的目的更加科学,通常不会引起补钙过量。平时可以多食用牛奶、豆制品、海带、虾皮、动物骨头和蔬菜等含钙量丰富的食物。

总之,不瞎吃,不乱吃。吃得新颖,吃得健康。少喝酒,多吃菜。少吃肉,多吃素。不暴饮暴食,不要害怕浪费。每日七分饱,健康自来找。

六、不为儿女所累

要相信儿女可以像年轻时候的我们一样,能够独当一面,渴望自由飞翔。人到老年,把自己的日子过好,这才是第一要务。对于儿女家的事情,该出手时就出手,该退出时就退出.  

总之,自立更生,自己养老。儿孙自有儿孙福,自己生活先过好。子女家事少掺和,该让你管你再管。一视同仁,不要偏袒。

七、多培养兴趣爱好

人到老年要有自己的爱好,尤其是人过了70岁之后,依旧需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什么都没有的话,日子就会过得很糟糕,不要觉得自己是已经进入老年状态,只要我们自己有一个好的心态,永远都活在年轻当中,其实老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自己不能够面对生活。

只有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才不能够让生活感觉到无聊,如果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总是有很多无聊的事情,我们的身体、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所以在现实生活当中有很多时候,我们一定要考虑到位,以自己的身体、生活兴趣爱好为重。  

总之,趁着还不够老,多培养几个兴趣爱好。出去旅行和不同的人交流,开阔眼界。少吃些垃圾食品,注意保养。用心经营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不随便发脾气。这才是一个老人应该拥有的生活,不求貌美如花,但求不负年华。

八、别去自寻烦恼

人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漫长,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老了。在人生的后半场,本想尽情享受生活,却发现很难拥有快乐。各有各的烦恼,想不开,放不下,让原本平静的生活在自己的造作下变得苦闷。

人这一生会经历很多事情,有惊喜就会有遗憾,哪能事事都如心意。人老了,许多烦恼,其实是自己找来了。

生活其实是一种选择,人有七情六欲,烦恼大多来源于自己的情绪受到了外界信息的干扰,从而能做出了错误的判定。

人的心就这么大,烦恼装得多了,快乐就少了,又何谈安享晚年。放不下的事情都堆积在一起,越是想要理出个原因来,越是把自己束缚,不愿意松手,陷入一个僵局之中。归根结底,是自己没有放过自己。 

自古是病找人、没有人找病的道理,烦恼也是一样,所以聪明的老人从不会自寻烦恼。人到老年,脑力和体力已经走下坡路。世界是年轻人的,现实就是这样。我们要学会知难而退,很多事情操太多心也无力改变,莫要影响了自己的情绪与健康。

人老了,往事随风而去,该丢掉的烦恼就要爽快舍弃,心无杂念,才能感受到生活的魅力。晚年的福气全掌握在自己的选择之中。生活并没有那么复杂,想得多了,才会过得心力交瘁。延参法师曾经说过:岁月散去,秋水悠悠,几十年的人生旅途,转眼白头,错说了多少痴心话,错认了多少烦恼家,夕阳旧帘栊,一句弥陀好。人老了,要过的坦然些。要有放下的勇气,才有享受生活的权利。

人老了,学会放手,活得从容自在。人老了,别想太多,别管太多,别说太多,少了烦恼和麻烦事,日子也就过得简单了。半生操劳,到了晚年,也该好好让自己休息一下了。保持身心健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在与自己和解的时候,才能真正从世俗中得到解脱。

人老了,学会放手,消除心中的烦恼,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生活不容易,尽量让自己活得从容自在,善待他人的同时,别忘了好好爱自己。

九、结识新的朋友

我们在单位工作几十年,结交了很多老朋友,但是退休以后,大家有的忙着带孙子孙女,有的忙着去跳广场舞,有的去旅游度假,大家都各奔前程忙的不亦乐乎。老朋友越来越少了,怎么办?俗话说,不忘老朋友,结识新朋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树老怕枯,人老怕孤。孤寂催人老,交朋友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中老年人也需要交朋友,获得社交满足感。退休后,老年人怎样去结交新朋友?当今社会,有很多人在社交方面游刃有余,还别说,一些中老年人的社交经很值得学习。

1、在爱好中结交新友,带娃爱好两不误。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为孙辈做早餐,送孙辈上学,接孙辈下学。为了照看孙辈,其爱好可见缝插针进行。比如在跳舞这个过程中结交朋友。

2、享受独处时光,寻找属于自己的美好。对于老年人,社交是必需品,但根据自己的性格和喜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更重要。这样更享受独处,并在独处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美好。

3、交友不必强求,要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于老年人来说,过去几十年里所树立起的三观,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更何况上了年纪后,大家都难免会有些固执。因此,交友不必强求,选择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情愉悦地做喜欢的事,才是关键。

4、寻找共同话题、参与志愿活动是交友诀窍。老人之所以能够快速建立起新的交际网,有两个主要途径:一是与新邻居有共同话题,比如都是带孩子的老人,能聊得来;二是热心参与当地的志愿活动,或是跟新邻居有共同爱好,比如一起跳广场舞。

总之,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人变老后,活动范围有限。过去的老哥们儿、老姐们儿有可能不在附近,子女也不在身边。多结交身边的新朋友,慢慢就会变成老朋友,朋友多了话就多了,人也就不寂寞了。

 十、看透不说破

 现在网上有句流行语,“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人生在世,随着在社会上时间越长,我们对于某些社交的潜规则就懂得越多,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出来的,更多的时候需要学会看破不说破。

清代的名人郑板桥有句名言“难得糊涂”,就是看破不说破最好的总结,这短短的四个字蕴含着社交哲理。要学会给人留有余地,这种余地会让聪明人一眼即明。

有些话我们说出来,会给对方以正能量的鼓励,而有些话则彼此双方都明白,如果直白的说出来反而破坏了二者和谐的关系。人到老年,一定要对这几种事做到看破不说破,晚年自然享福。

1、人生在世皆有苦衷,对邻居的痛处看破不说破。现代人活的都挺艰难,可以说人人都需要隐忍自己的苦衷。许多人都习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其他人看,而自己最不体面的一面则隐藏起来。虽然这不体面,许多人都是看在眼里。明在心里,但是真的没有必要说出来,尤其是人到老年,一定不要信口开河,专门盯着别人的痛处开刀。人越老越需要成熟,懂得体谅别人的难处,我们能帮上忙自然是最好,如果力不从心就不要再去揭开别人的伤疤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处,这个伤疤自己都选择逃避,我们就没有必要替人揭开,一是保全了别人的自尊心,二是不容易遭人记恨。

人到老年要学会与人为善,善意的谎言并没有对错可言。给别人留有情面,就是一种最淳朴的善良。

2、说话留有余地点到为止,面对好友的吹嘘看破不说破。人到老年,经历了这么多的风风雨雨之后,更要熟练的运用语言这门艺术。在与人交往沟通上,说话需要留有余地,点到为止。不要直愣愣的横冲直闯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点到为止”是一种刚刚好的语言学问,给别人留有情面,投之以桃,对方肯定心领神会报之以李。而不是直接戳穿对方让对方难堪。人到老年一定要学会这一点。

给人留面子或者适当解围是一门社交的学问,你不仅维护了对方的面子且避免了事态负面化发展。尤其是人到老年,需要懂得尺度。而看透不说透就是最大的美德。

3、懂得子女与自己认知的差异,面对子女的代沟看破不说破。人到老年,随着体力的衰退,头脑逐渐跟不上新鲜事物的发展速度;我们必须承认自己老了。人有时候需要服老,只有服老才能更清楚的认识自己。而在这个时候子女正处于人生最好的阶段。他们的价值观以及思想和我们必然有着不同的认知差距。这就是所谓的“代沟”存在。这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既没有必然产生顾虑也没有必要无视。老话讲五岁一代沟,年龄差距产生的代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诚然老年人与子女的看法不同,但是只要是正向的行为,我们就没有必要阻止。因为年轻人与老年人看待问题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只要他们一心向上,我们就给予鼓励就可以了。年轻人的事情能少插手就少插手。因为他们已经长大了。儿大不由娘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人到老年,不要操着无所谓的心。聪明的老人懂得适当糊涂,抓大放小,不过于拘泥细枝末节的事情,让自己和别人都能活得轻松自在。对于很多事自己心里通透明白就好。我们既没有精力也没有体力去与他人计较。对于有些人和有些事,就索性选择看透不说破,避免了与他人产生不必要的纠葛。晚年自然享福。

十一、学会享受生活

汪曾祺创作的散文集《生活是很好玩的》中说:活着,就还得做一点事。我们有过各种创伤,但我们今天应该快活。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人生一世,短暂到回眸瞬间苍老。年轻时为了打拼人生,为了家庭事业,为了父母子女,我们风雨兼程地忙碌着。如今,我们老了退休闲赋在家,告别了风斗的职场,安静地回归家庭,享受生活的纯真,感悟生命的纯粹。我们要学会服老,让时光慢些,享受生活别亏待自己。所以,不要舍不得,对自己好点。趁现在能行动,该走就走走,该玩就玩玩。不乱花钱,但该享受的一定要享受,吃点好的,喝点好的。

十二、快乐高于一切

快乐永远是第一位的。宋代文同在《送通判喻郎中》有言:“人生三万日,光景若激箭。”诗意是:人生三万天,光影像利箭。是啊!一辈子很短,快乐就好。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学会宽容,不去计较。忘记名利,忘记恩怨,忘记烦恼。与人为善,不图回报,快乐来找。保持年轻心态,前半辈子努力换来后半辈子幸福生活,好好享受,别浪费大好时光。

结束语:

人到晚年,作为聪明的老人,在即将面临人生终点之时,最睿智的做法,莫过于让自己在这最后的时光里,保持身心健康,把这辈子想吃的都吃了,该玩的都玩到,让自己快乐过好每一天,让自己的一生不留缺憾。

人到晚年,作为聪明的老人,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保持身体健康、以及准备足够的积蓄以备不时之需。作为老年人,还要和儿女搞好关系,老年人即便再有钱,用钱买来的服务也远远不如子女照顾来得暖心。

人到晚年,作为聪明的老人,一定要守护好自己的老伴,人老了,与外界的链接就会减少,儿女们忙于工作和自己的小家庭,并不会时时刻刻陪伴着你。

一个人老了,能够随时在你身边,关心你、爱护你的,只有相濡以沫的老伴。年轻时吵吵闹闹的夫妻,到了晚年,就是不离不弃,相伴一生的伴侣。

归结起来,幸福的晚年其实很简单:有老伴的陪伴,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有足够的养老储蓄,有健康的身体,有朋友,有乐观的心态。

当你具备了以上十二点,想要做个聪明的老人,拥有一个快乐祥和的晚年生活,一点都不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