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人生有阅己、越己、悦己三个最高境界
(2023-05-02 07:54:46)
标签:
杂谈 |
在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这样的台词:“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人的可贵在人自身,因为它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我们除了看遍世间喧嚣、人间繁华,也要经常向内探求,认识自己,重塑自己,愉悦自己,不断实现自我提升,才能活出自己的价值。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夏日绝句》中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的这首《夏日绝句》,告诉我们做人生要做英雄,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豪杰。
要想做一个高品质的人,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我们就要时刻提升自己,不间断的阅己、越己、悦己。
一、阅己:审视自己,认清方向
周⋅孔子的《论语·学而篇·第四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都要数次检查自己,为别人谋划办事,是否做到忠诚了呢?和朋友交往,是否恪守信用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了呢?”人生路,难免有走错方向的时候,我们生而为人,也难免有疏忽大意犯错误的时候。这个时候,只有通过“阅己”来审视自己,及时的发现错误,认识错误,纠正错误。才能避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人生如同万里长征,低谷和迷茫在所难免,抱怨的人会被困在原地,审视自己的人会获得重生。
晚清名臣曾国藩,便是在事业低谷期做了充分的反思,找到事业的方向,最终“挽清朝于既倒”,建立了不世之功。
起初,曾国藩为人直来直去,不给人留颜面,甚至敢要挟咸丰皇帝。1857年,太平天国势头正盛,清朝唯有曾国藩训练出来的湘军能与之对抗。偏偏曾国藩的父亲去世了,按规定他要丁忧三年,但太平天国的攻势正是凶猛的时候,于是咸丰皇帝挽留他。曾国藩不知好歹,趁机要挟,让皇帝给他个督抚大权。于是,皇帝手一挥:“那你回家丁忧吧。”曾国藩愣住了,本以为用人之际,皇帝会妥协,谁知如意算盘打错了。
曾国藩的事业就这样走到了低谷,苦闷不堪时,他开始阅读《道德经》。有了人生阅历的他,发现《道德经》所谓“柔弱胜刚强”,是入世应该秉持的真理。看似是消极出世,实则是积极入世,因为迂回之道才能更好地达成目的。想到这里,曾国藩大彻大悟,兴奋地在书的扉页上写下八个大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这点思想上的转变,让曾国藩后期走得越来越稳。
很多时候,低谷是命运的馈赠,它让你有时间反省自己,然后以全新的姿态重新开始。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们只有通过“阅己”来审视自己在成长路上的“得失,”总结经验让变得自己成熟,睿智,强大。“阅己”让人淡然,“阅己”让人清醒,“阅己”是一种修行。
二、越己:超越自己,先破后立
季羡林在读高中时,有一位老师是前清的秀才,《四书》《五经》倒背如流,所有知识信手拈来。然而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他。在人人都追求自由的时代,他依旧活在“大清国”的世界里,张口闭口都是八股文章、科举制度。 学生们若答题时稍微违背了标准答案,就会被他认为是叛逆。 一个人越是封闭、固执己见,就越容易被自己所局限,看不见他处的风景。所谓越己,就是先破后立,打开自己。打开心态,睁眼看世界。有些行业大牛,即使已经处于被人仰望的位置,却仍然葆有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 不要总是怀有偏见,更不要盲目抗拒。抛开己见,打开心态,才能突破自己的固有认知,始终立足于这个大江奔流的时代。 打开边界,拓展人生可能。邓亚萍满载荣誉退役后,从只会认26个字母的差生,一直读到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她说:“靠着一股劲儿,你越干就会越清晰你的未来,未来便会有希望,这是在我14年的运动生涯里,不断的重塑自己、挑战自己、打破自己的唯一方法。”
是啊!生命不是要超越别人,而是要超越自己。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如果你现在身处人生的低谷期,那就“超越自己,先破后立。”
三、悦己:愉悦自己,身心自在
人在社会上打拼,难免会为人情名利所累,但是懂生活的人,会把身心的自在和愉悦放在首位。在北大,季先生是有名的教授,在生活中却像一位洒脱幽默的邻里。《清华园日记》的出版便是最好的证明,日记中记录了季先生上大学时的一些想法和情绪。出版时,出版社考虑到季先生的形象,建议做适当的删减。季先生却说:“一字不改,一句话也不删,我不是圣人,我把自己活脱脱地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一直率的举动,赢得了一致好评。人生到最后,一定要懂得取悦自己。身心自在,才见本来面目,才觉皆大欢喜。
是啊!一辈子很短,对自己好一点。人生在世如过关,关关难过关关过,人活着实属不易,不好好照顾自己怎么能行,可生活始终是自己的,最好的“护士”也只能是自己。萨特说:“如果你独处时感到寂寞,这说明你没有和你自己成为好朋友。”我们活着一定要自己和自己做朋友,要有取悦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幸福,不能建立在别人的身上。
自信人生,其乐无穷,我们要认可自己,欣赏自己,爱上自己,对自己好一点。你对自己好一点,你就会更出色,在别人的眼中你就更有吸引力。取悦自己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结束语:
生活始终是自己的,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和他做人的智慧。好的人生是自己经营出来的,如果一个人能够有足够的“自律,”能够做到不间断的阅己,越己,悦己,他的一生一定是一个平安,祥和,健康,快乐的一生。阅己,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清醒;越己,让我们勇敢,让我们强大;悦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