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食不语,寝不言”有感3
(2023-04-26 06:14:13)
标签:
杂谈 |
“食不语,寝不言。”出自于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及思想的《论语》乡党篇第十:食不语,寝不言食。食:吃饭;寝:睡觉。这句话的意思是:吃饭时不交谈,睡觉时不讲话。
赏析:这句话虽说孔子吃饭时候不交谈、睡觉时候不讲话,实则教育人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养成良好的习惯。道理看似简单,可习惯会成自然。对后世有着深刻地影响。至今,平常百姓家还在遵守着这个传统。养成良好的习惯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天长日久,便会自然有礼,也显得得体大方。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主要由仲弓、子游、子夏首先商量起草,和少数留在鲁国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完成,纪念老师,忧虑师道失传。并由子夏开创了章句的读法。故汉儒曰:章句发明始于子夏。汉语文章的典范性也源于此,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写在最后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说话、走路等生活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影响他人,甚至会影响国家声望。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终将一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