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五──清明
(2023-04-03 14:32:28)
标签:
杂谈 |
2023年清明节有感9
唐代诗人杜牧在《清明》诗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意思是: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是啊!每逢清明,思念倍至,祭奠逝者,为亲祈福。
2023年清明节将至,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为逝去的亲人上坟,并且深深的体会到,亲人不在有多痛苦。甚至不止一次的庆幸,幸好身边的亲人一切都好。这个人世间,我们的父母还在,真好!因为父母在,做儿女的就多一份牵挂,多一份责任,也多一份希望。
汉代桓宽《盐铁论孝养》有一句话:“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意思是,孝敬长辈需要的是质朴实在的作为,实实在在的敬意与爱心,而不是追求一些表面上的花哨形式。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作为子女首要任务就是要时时刻刻孝顺自己的父母,不可有任何的怠慢。给父母一幢别墅,一笔财富,这都只是物质上的,而父母真正需要的是儿女的陪伴和关爱,老年人本来就很孤独,如果只是在礼节方面做得周全,而内心缺乏敬意与爱心,还不算孝敬父母。所以说,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是啊!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一碗饭。
一、有一种幸福叫“上有老”
上有老,意味着父母还健在,让你魂牵梦绕的家还在。回到家,亲切地叫一声爸爸、妈妈,我们才能充分感受一个家的温馨和踏实。
家有老人,就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有一份最真的亲情还在延续。工作和事业失败了,可以重来,孝敬父母的时光却永远不能重来。当父母健在的時候,要好好尽孝。否则,人生会留下永远的遗憾。而父母对子孙工作上无条件的支持、生活上的关心照顾和经济上无私的帮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上有老的暖与爱。
父母尚在,表示生命的黄昏期离我们还很远;也意味着在生命的正午,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把梦想变为现实,脚下的路、生活的前景还是那么长远和灿烂。
当我们上有老的时候,应该感到幸福。因为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懂事了,还有机会去感恩、去回报,还有时间和父母好好相处、促膝长谈。这也更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珍惜和付出。
父母尚在,还可以做一个他们眼里长不大的孩子,感受那份永不会变老的父爱、母爱。无论在外遇到多大的风雨,家庭的港湾永远是我们最温暖的归宿。
有父母、有家、有爱,无论多么辛苦和劳累,都是幸福的,也是值得的。而父母终有一天会和我们分手。到那个时候,上有老的日子便会成为我们最珍贵的记忆和一生的怀念。每想到这一点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去珍惜生命里上有老的日子,那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美好的一段情缘。
《傅雷家书》中说:“长大后你会发现,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家中那碗热汤,和始终为你亮着的那盏明灯。”是啊,年纪越长越发现,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有粥暖胃,有爱暖心,有愿意为你素手煮羹汤的人,就是多么的幸运!父母健在,就是福;父母安好,啥都好。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上有老”,节日才更有意义;我们“上有老”,心里才特别踏实。家里有老人,就意味着,亲情犹在;就代表着,总有人爱。老人,就是幸福的源泉;老人,就是生命的珍宝!有父母健在,上有老,这样的日子,就是最福气!
二、有一种压力叫“上有老”
上有老下有小,这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状态。当我们担负着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责任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压力,但这也是一种幸福。不过,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对上有老生活方式的感悟和体会。上有老,真好,父母都安好,身体都康健,证明我们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更替自己,可以把梦想实现,可以为了让父母安享晚年,逼迫自己不断向前。“上有老”就是人生的奔头;“上有老”证明我们仍年轻!我们的身体,干劲十足;我们的精神,朝气蓬勃。“上有老”,让我们体会被爱的同时,更加勇敢和坚强,懂得了爱人,学会了付出,让我们的人生,更有动力和耐性,更加精彩和知足。
三、有一种底气叫“上有老”
有家、有父母,有爱,我们再累,也值得!我们摸爬滚打,我们披荆斩棘,我们遇见了很多棘手的问题,我们心里都无畏无惧,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上有老”!
父母,永远都是我们的靠山;亲人,永远都是我们的港湾。这个世界,即便没有人把我们高看,但是父母永远把我们捧在手里面!“上有老”,是我们的精神靠山,让我们活得更心安!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有且仅有一辈子,这辈子走完,下辈子不见;这辈子缘尽,下辈子遗憾!老人终有一天,会和我们说再见。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那些“上有老”的日子?
希望“上有老”的人,都懂得知足惜福,千万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再去因为失去而后悔!一次生前的孝敬,胜过身后百次扫墓;清明烧万堆纸钱,不如在世端一碗饭。愿我们懂得及时尽孝,愿天下老人健康平安!让我们一起珍惜“上有老,父母在”的日子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