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十四节气之五──清明

(2023-04-02 07:25:09)
标签:

杂谈

2023年清明节有感7

进入4月份后有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它既是我国的24节气之一,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扫墓、吃青团等习俗。而现在虽然还没到清明节,在网上就已经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了。原因是2023年的清明节很特别,因为它是在闰月清明,而有些地方的老人说了清明逢闰月,扫墓要提前,这是什么意思呢?又有哪些说法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清明节祭祖的由来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此时斗指乙,太阳到达黄经15°,便为清明。对于清明节的到来,老祖宗把清明分为三候现象: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到一候的五天,桐花开始发芽,到二候的十天麦花开始出现,田鼠也出来寻找食物,到了三候的地十五天,柳花也开始长出柳絮,而天上也出现了彩虹。所以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是万物生长的开始,而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也是很贴切地描述了清明节的春耕大忙的景象。但是最重要的,不是清明节如何耕作,而是在清明节这一天祭祖。

而老人认为,清明扫墓,被称为墓祭,是华夏人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所以在这一天,后代们不仅要给先祖上坟,也是表达了生者对逝者表达情感、倾诉衷肠之情。

至于清明节祭祖的民俗,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并且被古人归入了五礼当中。而关于清明节祭祖,在古书《汉书严延年传》中曾有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可见古人对于清明节祭祖的重视程度,而历经几千年后,清明节祭祖的文化依然经久不衰,所以清明节其实表达的正是:让每一位活着的人有了非凡的意义。

二、清明逢闰月,扫墓要提前有啥说法

上述说了清明祭祖的意义重大,但是在民间里却有老人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祭祖,都是在清明节这一天进行的,比如2023年的清明,由于闰二月的原因,是要提前的。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1、古老的寓意文化。有的地区,按照往年的惯例,是在寒食节这一天,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上坟扫墓的,这其中表达的寓意是不烧火,不吃肉,要念祖,以对先祖的敬重之情。但是由于闰二月的原因,清明节的一切上坟活动,要在闰二月之前完成。

对于这样的说法,还有一个古老的文化故事,而在这个故事中,就有闰月年,不下葬的说法。因为老人认为,如果闰月年下葬,就属于犯重丧,这对于农村里的一些老人来说,这是非常忌讳的,更何况是下葬会犯重丧的事情。而久而久之,闰月年、不下葬的说法,就演变成了闰月年不上坟扫墓,不立碑,不迁坟等各种说法。虽然说没有科学的道理,但是其寓意却包含在里面。

2、民间传说中的闰月无月。老祖宗认为,干支纪年是有天干和地支组成的,而十二地支中,是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的。其中这十二地支对应着十二生肖,有对应着每一个月份,还对应着十二时辰。所以对于闰二月不上坟扫墓烧纸,还有一些老人迷信的认为,闰二月不属于月,是的一个月份,最好不要在这个月做一些大事,比如搬家,结婚,上坟祭祖等活动。

当然在民间传说中,也有着地下没有闰月的说法,所以在闰月的时候,烧纸祖宗们是收不到的,当然这不过是民间中的神话罢了。

写在最后

通过上述来说,对于清明逢闰月,扫墓要提前说法,老人认为在扫墓的时候还是要提前一些为好。不过按照科学的角度来说,其实上述说的不过是迷信的一种行为。至于什么时候上坟扫墓,我认为什么时候扫墓都是孝敬先祖的表现,不得等到清明节或者中元节、下元节等一些传统的节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