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生、老、并死、爱、求、放”七个字,写尽一生

(2022-10-12 06:06:34)
标签:

杂谈

《庄子·外篇·知北游》有言:“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是啊!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长大,再到孩提时奔跑在大街小巷其乐融融,然后上学读书,从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然后毕业工作,结婚生子,抚养子女,然后老去直至回归黄土……仔细算起来,也就三万六千个日日夜夜,也是短短的几十个春夏秋冬。短短一瞬,如清风拂过,匆匆一时,如花开花落。无论是岁月之长短,无论是人生之短暂,其实人活一辈子,无非就是“生、老、病、死、爱、求、放”这七个字。

第一个字:生

“生”,是一切美好的向往,也是一切苦难的源头。我们尝遍了酸甜苦辣,感受了人情冷暖,方知起起伏伏才是人生,有苦有乐才是生活。

正如《涅盘经》有云:人命之不息,过于山水。今日虽存而明日难知。我们可以预知天气,但是无法预知未来。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有时候一睁眼便是明天,一闭眼就是一生。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所以,我们每个人更要学会善待生命,善待自己。

正如清代诗人查为仁在《莲坡诗话》中所言:“琴棋书画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字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正如元人杂剧中有出《当家诗》说道:想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生活中许多点点滴滴的琐事都将取代风花雪月陆续浮出,每天操持一家上下数口人的吃喝。生活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生命中的一切因果,皆源自于生。生,赐予了追求钱、权、欲、利的襁褓;生,开启了一辈子的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可见,从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开始,就预示来这人间体会苦与乐。一切的酸甜苦辣皆源于生,一切的爱恨别离皆出自命。是生命,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给了我们追求的机会,也才有了后来的纠葛。命没了,一切都没了!

第二个字:老

清朝诗人王国维在《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词曰:“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是啊!人生很多事情都无法改变,衰老就是每人的必经之路。我们不是神仙,花再多的钱和吃再贵的食物,都不可能做到青春永驻。既然如此何不坦然接纳,做一个精致优雅的老人。不要害怕衰老,那是自然常态,平安老去也是一种幸福。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在《酬乐天咏老见示》诗中曰:“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啊!人到老年虽然有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还有处事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自奋自励等有利的一面。对此如果细致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树立正确的老年观,就能从嗟老叹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而有所作为。桑榆虽晚,还能放射出满天灿烂的霞光。

元代戏曲作家、词人白朴在《清平乐·朱颜渐老》词中曰:“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桃李春风浑过了,留得桑榆残照。江南地迥无尘,老夫一片闲云。恋杀青山不去,青山未必留人。”是啊!人的生命毕竟的是短暂的,与千万年青青的山峦相比,人生不过是流星划过长空船的一瞬,因此青山即使有情而欲留人在,也“未必”能把人常留于她的怀抱之中。显然,词人不仅透视人生的价值与应有的归宿;而且以宇宙万物为参照,估量生命本体的存在——不过是一个稍纵即逝的过程。所以人老了,第一,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吃喝拉撒睡要规律,清单饮食,高蛋白,低盐低脂,勤做体检,有规律地做慢性运动,保养好身子骨。第二,找乐子,回想自己年轻时的兴趣和爱好,尽力挖掘,然后形成固定的爱好;参加老年人集体活动,冲淡孤独感。第三,孩子们都大了,照看孙子孙女量力而行。给孩子们工作上、生意上做些出出主意力等力所能及的帮助;若您脾气不好,就省省心吧,随他们去吧,不要找生气的事。当然,为了表示一点您的爱,可以帮他们买买菜、排队交一下水电费小事情,有财力也可量力资助一下他们,毕竟老了要靠人家的。

第三字:病

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邵雍在《臂痛吟》诗中曰:“大凡物老须生病,人老何由不病乎。”现在读来仍令人感同身受,给人以启迪。人肉体凡胎食五谷杂粮,谁一生没有生过一场病。不要讳疾忌医,更不能趁着年轻糟踏身体。小病不能拖,大病不要怂,及早检查就医,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态乐观,疾病自然消除。

第四个字:死

死,是永远不会过时的问题,因为它和我们每个生命息息相关。写史记的西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曾言人固有一死,不错,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就是注定的必死之身。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如何去面对死亡?

今天,给诸公带来中国历史上四首关于的思考之诗词,看一看古人又是如何看待死亡?

第一首:唐朝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第二首: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三首: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陈毅的《梅岭三章.其一》:“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第四首:唐朝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人对于死亡的态度我们心有所想,如何看待呢?无论成功人士还是落魄人士,无论多有钱财或者多有才华,最终的归宿都会是一捧黄土。不能决定自己生和死该如何,但能决定自己生活是否精彩。在没有来世的世界,好好活在当下好好珍惜眼前。

第五个字:爱

汉代才女卓文君在《白头吟》中曰: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意思是:愿意得到一个一心一意对自己的人,(那么即使到了)白发苍苍也不会相离弃。
可见,只要有爱,一切都可以被治愈,一切都可以变得美好,一切事情都会变得有意义。爱血脉相连的温暖,爱肝胆相照的友谊,爱甜甜蜜蜜的婚姻,爱充满价值的事业,爱互帮互助的氛围,爱国泰民安的中国。一切终将离散,一切也终将重逢,只要我们永远记住那些重要的人。

第六个字:求

唐代诗人孟郊在《求友》诗中曰:“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下有大波澜,对之无由见。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欲知求友心,先把黄金炼。”

古人对于“求”的态度我们心有所想,如何看待呢?求人的一生是一个追求的过程,求一个聪明的大脑,求一份安稳的工作,求一个心爱的伴侣,求一个讲义的朋友,但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生存技能,需要自己苦苦摸索才能获取;心中梦想,需要自己苦苦追求才能实现;长久幸福,需要自己苦苦经营才能拥有。世界上没有不苦不累的人,当做生活常态和人生修行,想要的,想求的,先努力再说,先迈开腿再说。

第七个字:放

学会释怀,就是拿得起,放得下。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鹧鸪天·懒向青门学种瓜》词中曰:“懒向青门学种瓜,只将渔钓送年华。双双新燕飞春岸,片片轻鸥落晚沙。歌缥缈,舻呕哑,酒如清露鲊如花。逢人问道归何处,笑指船儿此是家。”陆游心怀大志,当他被免职归家后,发现闲居生活的美好。燕子双双飞来,鸥鸟轻盈飘落,动人的渔歌,美好的吃食,生活其实有另一般美好。无法实现人生理想,固然遗憾,可是,世间总有你无法成就之事。自怨自艾,不如好好生活。也许,你会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会给你另一个惊喜。是啊!人生的苦和累,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欲望不断放大,只会越来越多。慢慢去接受吧,努力不一定会有结果,真心不一定换来真心。慢慢接受这些人生的常态,慢慢学会坦然面对和释怀,慢慢懂得人生知足才常乐。

结束语

生、老、病、死是必然经历的阶段,爱、追求、放下是必然纠结的过程;但正因为这七个字,才能感受苦后的幸福累后的满足,才能拥有独一无二又精彩的一生。童年有童年的愉悦和忧愁,青年有青年的快乐和烦恼,中年有中年的幸福和压力,老年有老年的高兴和苦累;无论何时何地做好自己该做的,慢慢地就在生活历练中成长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