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人老了,有三件事不能随便和子女说
(2022-10-11 06:36:10)
标签:
杂谈 |
中国明代时期编写,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的《增广贤文》有言:“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事无不可对人言”语出《宋史·司马光传》:“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著名作家穆尼尔有句名言:“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欢乐,浸透在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中。”
“事无不可对人言”以及“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欢乐,浸透在亲密无间的家庭关系中。”这二句话并没有错,亲密的家庭关系,是人生路上的底气;和睦的家庭氛围,是晚年幸福的根源。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家人之间的沟通,说话之时的语气,言谈之中的分寸。而且也还要分情况,有些话不能和亲近的人说。因为,一句话,能暖一颗心,也能伤一个人;一张嘴,能旺一个家,也能毁一个家。
人老了,究竟该如何与亲人相处,如何为以后做打算,考验着一个人的情商和阅历。特别是在人员众多,关系复杂的家庭环境中,老人的角色就更是重要万分。为了让家庭关系保持和谐,亲人们之间保持和睦,老年人要聪明一些,有选择地说话,有考虑地付出。
当你老了,要做一个明理知趣的老人,要做一个温柔和蔼的家长。成为家庭的智囊,而不是矛盾的源泉。为了让晚年生活更幸福,子女之间更和睦,记得,这几种话得烂在肚子里,千万别对儿女说,避免伤及自身、祸及家庭。
一、关于自己财产数额的分配打算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都因为要争夺父母的财产而闹得鸡飞狗跳,人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既得利益者,不希望有任何一点不公正发生在自己身上。但其实,真正聪明的老人,从来不会在这个问题上做过多讨论,关于自己财产的数额以及分配打算,他会始终让他烂在肚子里,直到需要真相大白的那天。
在电视剧《小舍得》中,南家就曾因为老房子的归属问题,闹的一家人不太平,特别是对于重组家庭来说,老人的财产问题就显得更敏感。南建龙偏心自己的孩子,续弦老婆和她的女儿当然不愿意。可当偏向续弦老婆一方时,又伤了亲生女儿的心。
人老了,要学着聪明点、睿智一点,虽然面对的是自己的亲人,却也不用在敏感的问题上开诚布公。有些事情,一旦说破说透,反而对谁都不好。
二、关于自己一些有失偏颇的选择
当一个家庭中有好几个孩子时,客观上,父母是难以做到百分之百公正的。对他们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边受伤都会疼。所以在几十年的养育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时刻有失偏颇。
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应该学着朝前看,不要总想着翻历史的旧账,孩子不用太过在意,父母也不用多事地提起,只有这样才能让家庭保持和谐。
在电视剧《心居》中,冯晓琴有一次问奶奶,为什么年轻的时候要把房子给老大,明明这套房子对老二老三来说也很重要。老人坦然地说,因为自己只有一套房子,只能照顾着日子过得最差的那个孩子。老二老三生活虽然也不好,最少能过下去。
这件事情老二老三当然会在意,奶奶也当然会记得,可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谁也没有提过,刻意不谈这个问题,于是反而日子过得太平。可见,在家庭中,有时不怕不公平,怕的是将那点不公一语道破。
三、关于自己对儿女的不满和担忧
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儿行千里母担忧。一个人无论成长到多大年纪,在父母眼里终究是个孩子,终究会被担心。特别是在孩子做出一些父母难以理解的选择时,当爸妈的往往会因为着急而口无遮拦,殊不知,这样的对话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人老了,应当学着多去理解儿女,而不是继续打击他们,表达遗憾。一个家庭的感情基础是父母子女之间的爱,在此基础上相处才会缔造出一种融洽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两代人之间有了小摩擦,做父母的也应冷静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对错,不能“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儿女变化太快,或者是“媳妇”或者“女婿”在作怪。与儿女不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您与孩子们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儿女应该体贴老人,不该把您和老伴丢在一边,这些都是重要的问题。但老年人也应该学着去理解儿女们。
在电视剧《人世间》里,周家一共有三个孩子,老大老二学习成绩优异,工作也令人羡慕,是父母眼中能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好儿女。老三因为学习不如哥哥姐姐,再加上常年一直留在父母身边照顾,在父亲的眼里,多少有些不争气。在一次又一次口无遮拦的对比中,老三逐渐与父亲渐行渐远,甚至长达好几年都未曾联系。
在这个世界上,孩子最需要的其实是父母的支持和认同,即使他在旁人眼里再成功,如果不被父母瞧得起,他终究会感到力不从心。父母的打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有时候,这种伤害的后坐力甚至会大到他们难以想象。
结束语
理想幸福的家庭既不遥远,也不会自天而降;它应靠自己的力量去求得,靠全家人齐心协力去建立。
老年人在一个家庭中,其实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他们往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纽带,也是血脉亲情之间的联系。所以,人老了,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维护好家人间的感情,就是晚年幸福的关键要素。所以,当你老了,要始终记得自己的立场和身份是什么,不必什么话都向孩子透露,不必事事都对他们坦诚。有的话,不知该不该说,多思慎言就好。有些事,不知该不该做,深藏于心就好。也就是说,有选择地说话、做事更能利于家庭关系和睦,这是有智慧的表现,也是聪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