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人生不过如此,不妨一笑而过

(2022-09-08 06:03:52)
标签:

杂谈

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增广贤文》中有言: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意思指人前议论人,背后被议论,这是人情之常,用不着大惊小怪。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 家和发明家林语堂曾说:“人生在世,就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生活如同一杯白开水,放入糖就是甜的,放入药就是苦的;所以,快乐还是痛苦,取决于你往心里放什么!心中有苦,便时时饱受煎熬;笑口常开,则处处山清水秀。如果你有笑对人生的能力,那你也会拥有享受人生的权利。可是,人啊往往很难做到,渴望渴求的太多,计较的太多,反而越来越不快乐。两汉佚名的《生年不满百》中言:“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生命太短,没时间伤春悲秋。人生百事从心起,千难万难,不妨一笑而过。

一、身处困境的时候,坦然一笑是豁达。曾看过网上有一篇很感人的文章《把笑容带回家》:母子都在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时,父亲回家笑着说“我下岗了”;父亲出去找工作总是碰壁,但每天回家,他都笑着说“差不多了”;父亲做工时受了伤,回家依然笑嘻嘻的,说“没事,没事”;最终,一家人就靠着一辆三轮车,攒齐了学费。

一个简单的微笑,你示之以人,就会温暖他人;你示之以家庭,便会让家庭更加和气。我不禁在想,为什么进家门那一刻的笑容,有如此大的威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洛钦斯发现了著名的首因效应,指人际交往中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人之间虽然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首因效应同样起作用。回家,是与家人的再一次见面,这一面决定了家人如何判断你这一天的状态,并且在接下来的整个晚上,这个判断都会在脑海里占据主导地位,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所以,每一个人在进家门前,都有必要管理一下自己的面孔。把疲惫、愠怒、忧愁的表情卸载,更新为轻松、愉悦与舒展的脸庞。人一旦有了笑容,愤怒的、抱怨的、忧愁的话常常就说不出口了。即便是糟糕的消息,脸上的笑容也会让听者觉得这不是什么要命的难题,反而会往积极的方向去想事情。家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人笑了,其他人也会受到感染。回家时的一个笑容,就是带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再看看,字,一撇一捺,写尽人的一生:一笔前进,一笔后退;一笔逆境,一笔顺境;一笔付出,一笔收获。显然,人字有两笔,写起来很容易,但是人这一生做起来却很难。人字有两笔,虽是简单的两笔,却蕴含着不简单的哲理。岂非此乎?人字两笔:一笔前进,一笔后退。不恋顶峰的人更可贵;一笔逆境,一笔顺境。逆境是熔炉;一笔付出,一笔收获。失去的不一定不美丽;一笔朋友,一笔对手。对手是走向成功的陪练;一笔前半生,一笔后半生。愿你前半生枝繁叶茂,后半生收获储藏。

身处困境时,不如先给自己一个微笑,即便只是刻意的嘴角上扬,也会给人的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你要知道世上最美的风景,就是你脸上的那抹微笑。

二、被人误解的时候,微微一笑是素养 

人活在世上没有一个永远不被毁谤的人,也没有一个永远被赞叹的人。当你付出时,有人会批评你;当你收获时,有人会批评你;当你旁观时,还是有人会批评你。  所以,这个世界总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无须看别人的眼神,不必一味讨好别人,那样会使自己活得更累。当有人对你施不敬的言语,请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烦恼。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安然以对;既然耳根不净,不如清净自心;既然不能如愿,不如一笑释然。让我们努力去做一个拥有阳光般笑容的人,把微笑挂在嘴边,把快乐放在心中。

三、产生争执的时候,低头一笑是聪明 

世间百态,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判断。有些事应该细致入微,不糊涂,有些事则应该适当放过,学会主动笑着低下头。 

要知道,这世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硬碰硬。人生天地间,顶天立地,地让站立,天叫低头,不懂得站立,不学会低头,就会处处碰壁。地有山河湖泊,天有风雨雷电;地有森林沼泽,天有阴晴昼夜;地有蛇虫猛兽,天有冰雹陨石……站立不适不当,必有意外灾殃,不会低头避让,难免遍体鳞伤。故曰:站有站相,立有立地,该弯腰低头的时候,就一定要懂得妥协退让。

众所周知,天有天条,地有地规,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面对自然,人们往往不会选择倔犟,缘由不必多说,因为人犟不过自然;可面对人事,人们却常常明争暗斗不休,究其缘由,无非为了颜面荣辱。如果说事关原则该当如此的话,那么生活琐事又何必斤斤计较呢?这里,笔者不想指责什么,只来说说主动低头的认知。

毋庸讳言,对于人们来说,低头尚且很难,主动低头自然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这个世界上,被迫低头的人比比皆是,主动低头的人却寥寥无几。何也?无它,好胜心作怪罢了。按说,这好胜心并没有错,错只错在情绪作祟。明知道不可能事事正确,却偏要时时争长论短;明知道地球也不是宇宙中心,却偏要想当然处处彰显自我;明知道情意无对错,却偏要计较论输赢……如此心态,即便有想要低头的意念,恐怕也会在言语碰撞中烟消云散。

由此可见,要想学会主动低头,必得先调整好情绪。凡事多一点包容,少一点计较,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怨怼,以平和的心态为人处世,只要无关乎原则,不突破底线,就无需一较长短。心态平和,心胸就宽,容人雅量也会日渐增长,看不惯的人和事也就会越来越少。其实,只要能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人间的许多事情原本都是可以在想通看淡后放下的,值不得面红耳赤喋喋不休。

其次就是要分清对象,不与“智叟”争一时短长。俗语云“道不同不相为谋”,三观不合,再怎么争论对错,都不会有满意的结果,与其夸夸其谈各抒己见,倒不如笑着低头两不作难。低头并不代表着认输,而是人生涵养的一种体现。民间有句谚语非常贴切:“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饱满的稻穗,头垂得低,空空的稗子,头抬得高。分清了对象,明白了道理,自然就不会争高论低。

再者就是要懂得轻重,不在琐碎事上纠缠不休。有些事应该细致入微,不糊涂,有些事则应该适当放过,主动低头。正如毛主席所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谨慎是好事,但事无巨细皆如此可能就会坏大事;大事不糊涂是讲原则,但小事也斤斤计较就不是什么好事情了。我们常说“难得糊涂”,其实就是在告诫自己不要在小事上较真。尤其是面对生活琐事的时候,主动低头,不但不会让人难堪,而且还能融洽关系和睦相处,这样岂不更好?

的确,人生需要不服输的劲头,可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有限的时间远比无谓的争执重要。事事争先,时时争胜,即便圣人也无法做到。更何况在情感世界里,任何一段长久感情的维系,都离不开愿意低头的人呢?主动低头,是一种适时的选择,更是一种聪慧的避让。毕竟有时候“以退为进”更有利于前进,反倒是锱铢必较,事事纠结,更容易束缚住手脚。有道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凡事太过纠结于对错,就会赢了结果,输了感情,最后,自己也落个不愉快。与其如此,倒不如笑着面对,主动低头,既不伤大雅,又各得其所。何乐而不为呢?要知道:人生在世,无非“情理”二字,能一而二者,是聪明,能二而一者,是智慧。做人做事,如果能够释怀一些,生活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烦恼。

可见,不与愚者争一时长短,报之微笑,是一种聪明。记得在《百年孤独》里,读到这样一句话:你如此憎恨那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人世间没有任何理想值得以这样的沉沦作为代价。有时候,越面红耳赤地争辩,反而越容易陷入泥淖。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不是盲目地抵抗,而是笑着低下头,退让一步。这并不代表认输,反而是一种人生的涵养。何必让那些自私势利,毫无修养的愚者来打搅自己的心情,别把时间浪费给不值得的人。  不与朋友争一时对错,报之微笑,是一种情分。《辛普森一家》里,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如果你太好胜,永远都不会快乐的。”生活难免繁琐,平日里与朋友、伴侣有个摩擦很正常。但是为了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吵得脸红脖子粗,其中浪费掉的和气与情分,却是自己实打实的损失。这不是辩论赛,没必要争个高低上下。人生在世,不必事事纠结,在不涉及底线的问题上学会退让,微微一笑,是一种适时的选择,是一种聪慧的避让。

总之,所有不动声色的低头,都会成全更优秀的自己。()吕坤《呻吟语·圣贤》中有言:平生不作圆软态,此是丈夫;而能软而不失刚方之气,此是大丈夫。一个人聪明过头了,就会自高自大,从此自己被傲气束缚,人生路越走越小。常常低头,待人谦卑,所以内心会有微笑,前行的时候,会很舒心。一个人真正变强大,是从笑着低头开始的。每一次低头,都会看清自己,也会洞察到别人的真实意图。低头走路,稳健。低头认错,大度。低头微笑,从容。做人,无需卓尔不群,而是虚怀若谷。

四、受挫折的时候,欣然一笑是乐观 

语云: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生命,只有一次,或长或短,人生,喜怒哀乐,境由心造。

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词中云:“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几句所要刻画的是好友柔奴北归后的情景,描写得正是内在的美。当时苏轼的好友王定国被贬到岭南(广东),在那里生活了多年之后,带着家中的歌女回到中原。苏轼作为王定国的好友,为其接风洗尘大摆宴席,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彼此都感慨万千,苏轼于是问柔奴到底岭南好不好?柔奴听后微笑着告诉苏轼,只要一个人心安定,在哪个地方都一样,岭南也可以成为我的故乡。苏轼正是受到了启发,于是创作了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以此来赞美柔奴坦然豁达的人生态度。古代的时候岭南还没有完全开发,被称为蛮荒之地,无论是多少文化,还是经济都很落后,在生活上自然不便,可是柔奴在那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却深深地爱上了岭南,还说出了那么一句有哲理的话。是啊!纵使经历了生活坎坷之后,依然心怀善意和美好的笑容。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是唐代白居易的《短歌行》中的诗句。白居易字乐天,“乐天”二字便取自《易经》中的“乐天知命,故不忧”。正所谓“人如其名”,他虽一生坎坷,却活出了连一生顺遂之人都活不出的潇洒淡然。每次被贬官后,他都能淡然以对,是个不折不扣的乐天派。有一次,他被贬到了江洲,朋友们都为他愁眉紧锁,而他自己却笑着安慰别人说:“我已经想念乡野很久了,如今成为这青山绿水的主人,真是一件幸事啊!”除了仕途不顺,白居易生来体弱,年少恰逢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中年仕途坎坷,屡遭贬谪,谪居卧病浔阳城,但他却活到了75岁的高龄。他长寿的秘诀就在于:少抱怨,常开怀。卧病在床时,他笑着说:枕上愁烦多发病,床上欢笑胜寻医。年老中风后,他依旧笑着说:头风若见诗应愈,齿折仍谈笑不妨。白居易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仍然心中无怨,热爱生活,所以人生处处是风景。生活再难,别忘了微笑;日子再苦,别少了乐观。少抱怨,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你就赢了。

劳伦斯·斯特恩在《项狄传》中写道:人生是什么?难道它不是从忧愁到忧愁?结束一个烦恼,又开始另一个烦恼?生活中的烦恼不计其数,有人为之愁眉苦脸、寝食难安,有人则淡然以待、一笑置之。

人生在世,谁人不识愁滋味呢。识得愁滋味,不过寻常人,解得愁滋味,方为真高士。苏轼与白居易一样,将自己的一生,修炼成了一阵清风。清风拂面了无痕,一切都是那样的顺其自然、平平淡淡。忧愁之事,千丝万缕,若能淡然一笑,势必云开雾散。

学者、作家、哲学家周国平在《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中说: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我们要笑着生,笑着享乐,笑着受苦,这才不枉活一生。是啊!世上没有不带伤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唯有你自己。

西方有句谚语说: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也说:“笑是最好的灵丹妙药,越是难的时候,要敞开了笑。”是啊!它能化干戈为玉帛,也能转愁苦为喜乐。人生三千事,泯然一笑间。给生命一个微笑,生命便会还你一世喜乐。

五、受委屈的时候,淡然一笑,是一种大度

我们的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受到委屈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假装不在乎,但是转身却偷偷的哭泣。面对生活中受到的委屈,无法做到笑一笑就过去了,总是自己一个人流眼泪。奇怪吗?其实一点也不奇怪,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苦恼,谁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谁都能微笑然后转身流泪;其实,谁的生活都多少有点苦涩,谁都会有受委屈的时刻。日子每一天都在重复,内心装的快乐太少,便会把美好的人和事,都拒绝在心门之外,正如明代文学家杨慎在《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写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真实纯粹永远是生活的本色,遵循自己的内心,永远是岁月的天真。愿历经岁月的我们,保留初心,对每一天微笑着说声“你好”。

六、无奈的时候,达观一笑,是一种境界

人一旦有了笑容,愤怒的、抱怨的、忧愁的话常常就说不出口了。即便是在最无奈的处境下,一个泰然自若的笑容就能带动自己积极向上的情绪,凡事往好的一面看。

法国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显然,如果你想要它对你微笑,只有一种办法,就是对它微笑。

可见,用好的心情和态度去看世界,你会发现世界原来是如此美好,而你的世界也会随之改变;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比如面对学习、生活中的这些不如意。如何看待生活?这的确与人的主观世界有关: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势必难以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也势必难以发现花朵的明媚,所以,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需要的是坚定乐观的精神态度,保持平常心、从容不迫地面对一切。

七、被批评的时候,平静一笑,是一种自信

·戴复古《寄兴》诗曰:“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来打比方,说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求人不求备”来说明对人不能求全责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可见,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很多时候,自己看不清自己存在的问题,而别人对此却能了如指掌,因此别人的批评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是一面镜子,给我们一次检点自己的机会。如果不接受别人的批评,那么问题就不可能得到解决,它就会像病毒一样蔓延,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很多人沉沦和毁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他那颗病变的心,就像一棵树的死亡源于根的腐烂一样。而别人的批评,可以给心灵进行全面的杀毒。

不接受批评,就等于没有给心灵杀毒,那些私心杂念就会破坏我们的程序”——思想、行为,结果不堪设想,而最可怕的是你被引向歧途或,不归路。

史载,姜尚在商朝任职,纣王命他建鹿台,他批评、斥责纣王,于是纣王下令杀之,于是他逃走,后来周文王拜他为师,并且在他的辅佐下灭了纣王。如果纣王知道批评的价值并接受批评,那些享乐、奢侈的杂念就会被毒死,其心灵就会得到净化,也许历史和他的命运都会改写。所以,必须勇于接受批评,经常给心灵杀毒,否则,病毒滋生,心灵很快就会病变。一个人的心灵被毒害,往往会殃及他的未来和命运,世间种种美好也会因此与他失之交臂。因此,接受批评,这是心灵的需要,是一个人进步、完善、成功的条件和基础。

哲学上讲内因和外因,别人的批评是外因,它要通过自己这个内因而起作用。如果面对外因无动于衷,那么外因就不能为我们的心灵杀毒,我们的程序就可能崩溃或者死机。因此,面对批评,要坦然接受。批评无论多严厉,多刻薄,那也是因为你自己一定存在问题,别人才会发现并指出。

当然指出的方法有差别,有的人温和地指出;有的人含蓄的点出;有的人一针见血地批评;有的人不赞同而发些牢骚。人的思想境界不同,修养也有天壤之别,又何必去和他计较呢。与其把时间花在与别人的争斗和斗嘴上,还不如静下心来提高自己。只要是对自己的提高有帮助的,不论是赞扬的,还是批评的,都要接受。自己没有足够的资本,才会出现那么多的问题,也就会有那么多的漏洞出现,别人才会进来批评、指责。

批评、指责,甚至谩骂,那是别人的自由,无法去左右;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安然以对。既然耳根不净,不如清净自心。既然不能如愿,不如一笑释然。

八、随时随地将微笑带在脸上,也是一种美丽

为了回答“随时随地将微笑带在脸上,也是一种美丽”这个问题,笔者与大家分享一则“小故事大道理。”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没有生气。”原来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行了。

微笑是人际间沟通交流最美的语言,它不单是一种表情,更是一种感情,是拉近人们之间距离的法宝,是融洽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现实生活中,我们在接受服务或办理事务时,可能遭遇冷眼和青白眼,因此特别期待微笑暖心服务。眼下,不少单位认识到热情服务的重要性,开始重视微笑暖心服务。唯有用心微笑和暖心服务,才能让微笑成为常态,让生活更美好。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当一个人微笑时,世界便会爱上他。”微笑就如一缕春风,安抚我们浮躁的心情;微笑就像一米阳光,温暖我们冰冻的心灵。生活需要微笑,就像植物需要空气和水一样。愿我们前行的一路都收获快乐,用嘴角上扬的弧度打败生活中的失意。

知名女作家三毛说:“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微笑的力量,在任何时空,都直抵心灵。人类的实践一次次证明,微笑释放善意与正能量,可以渡人闯过难关。如果说顺境中的微笑,是对成功的嘉奖,那么在逆境中微笑,就是对创伤的理疗。

你有多久没有发自内心的笑了?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当你笑了,全世界都会爱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