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2022-07-24 07:54:13)
标签:
杂谈 |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这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一百种生活,便有一百种美好。但若要问我,一个人最好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烦恼来自复杂,幸福却可以很简单。老子《道德经》:“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大道至简”,是指把复杂冗繁表象层层剥离之后,回归至简单,用智慧化难为简,找到事物最本质的“道”。而“道”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道在东方哲学中涵义是:“终极真理”。“大道至简”,是脱离世俗藩篱,回归初始,达到一种道法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状志,人趋于简单纯粹、清净无为,天人合一。“大道至简”是宁静以致远,是“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闲适。“大道至简”,是一种至美。这种至美予人“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无穷意境。大道至简,是物我两忘,是大自在。我想,大概做好不贪、不气、不比这3件事情就足够了。
一、不贪
人生与其贪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如清醒一些,守住简单的生活。不贪、克己,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做人做事一定要做到这三不贪,与人共事不贪图他人的便宜,不贪图虚名,不贪图安逸快活。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讲: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懂得知足的人,不会受耻辱;懂得止步的人,才不会有灾害,可以活得更长久。是啊!有人说,“人可真是多变,出门前想吃饱,坐下时想吃好,到最后,却唯恐塞得太少。”人们在努力过程中,会不自觉忘记最初的想法,变得贪婪起来。但贪婪的人,却永远体会不到幸福感,因为贪婪是个无底洞。只有少点贪婪,多点知足,我们才更容易发现美好。懂得知足,点点滴滴的收获,都是幸福。这种幸福很简单,简单到像吃夹心饼干,每一口下去都有甜味。
二、不气
一天只有24小时,如果满怀怒气,这24小时就跟深陷油锅一样痛苦。保持和气,我们才有精力享受生活。
可是,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有的是怄气、有的是赌气、还有的是发脾气,正所谓和气生财,生气有时对我们的伤害不浅,今天我为大家收集的一首莫生气诗歌送给大家,大家生气的时候多看看,就不会再生气了。《莫生气诗》是佛教歌曲里的歌词,其原文是: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生气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邻居亲朋不要比,儿孙琐事由他去。吃苦享乐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侣。
每个人都有生气的时候,有些人是“真”生气,有些人是“假”生气。有些人心胸狭窄,爱挑剔,当怒气来临时,八头牛都拉不住,当“心”病上来了,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麻烦。事实上,正如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所说过那样:“发怒,是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聪明人断然不会这么做。
不气的人,一路轻轻松松度过,哪怕是在睡梦中;怒气冲冲的人,却是一路煎熬,怒气煎熬着自己,却伤不了别人,只是白白浪费时间。
不要轻易发怒气,发怒吃亏的是自己。多点和气,会更受人欢迎。和气的人,遇事有人周济之;遇难有人帮扶之。多少烦恼因气而起?少点怒气,多点和气,生活会变得更美好。
三、不比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孔子说:“德行高尚的人以正道广泛交友但不互相勾结,品格卑下的人互相勾结却不顾道义。”孔子在这里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因私利而结党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做事总为多数人着想,能与众人和谐相处,但不与人相勾结。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孔子这种思想就有积极意义。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注道:“周,普遍也。比,偏党也。”“周”、“比”两字都有与人亲厚团结的意思,但二者又不完全相同。“周”是为了公,“比”是为了私。君子办事与人团结在一起,是出于公心,而不为私。在平时的修养中,也是去其私心,存其公心,不会为了私利与人勾结在一起。这就是“周而不比”。而小人办事,汲汲于名利,而不为公。闲暇无事时,心中所想的,也是有私无公,为了趋近利益而与人狼狈为奸结为党羽,一旦利不合,就会马上翻脸,甚至互相落井下石。人处在社会之中,难免会有群体合作的时候,如何合作,君子与小人之道各有不同。
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人一旦开始攀比,就注定输了,因为永远有人比自己优秀。我们应该多些理解,理解生活,享受自己拥有的一切。
儒家五大圣人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的颜回,就是一个安贫乐道的人。《论语》中有一段对他的夸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说颜回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吃喝都很清苦。如果换做别人,可能会觉得这样太苦了,但颜回却乐在其中,体会生活的味道。
乐在其中并非坏事,一个人想达到更高的境界、想做成更多的事情,首先需要先接纳自己,接受现状。与人攀比,是永无止境的痛苦,因为翻过一个山头,面前还有连绵不绝、更高的山脉。不攀比,就不会不平衡;没有不平衡,才有余力去享受生活。
幸福的人,往往多记住自己拥有的;不幸的人,却总是看着别人拥有的。做人,少点攀比,多点理解。幸福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幸福其实很简单,是人们想得太复杂。许多麻烦与苦恼,都是自己找来的,懂得放下一些,才过得有滋味。余生,不贪,不气、不比。在简单中,拾起点点滴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