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乌伤丽人
乌伤丽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499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读《陶母封坛退鲊》的故事有感2

(2022-06-10 09:06:35)
标签:

杂谈

浔阳,即浔城、浔阳城,是今江西省九江市的古称。因古时流经此处的长江一段被称为浔阳江,而古代县治在长江之北,即浔水之阳而得名。1700多年前,这里曾经生活过一位伟大母亲,她贤德智慧,教子有方,谱写了一曲润物无声却又波澜壮阔的贤母之歌,被历代奉为教子育儿的典范。她,就是中华四大贤母之一,东晋名臣陶侃的母亲湛氏。

在古代,家族的发端普遍记载在男性身上,而陶母不但被公认为是浔阳陶氏的始祖母,她的精神和事迹更是被后人写进家训,编入宗谱,成为陶氏族人延绵不绝、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那么,陶母教子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她对陶氏后裔以及后世家庭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所著的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的《晋书·列女传》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原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饷母。母封馐付吏,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译文】

晋朝人陶侃年少时,在浔阳做主管渔业生产的小官。有一次,他的部下见其生活清苦,便从鱼品腌制坊给他拿来一坛糟鱼。孝顺的陶侃念母平素好吃糟鱼,便趁同事出差鄱阳之机,顺便捎上这坛糟鱼,并附上告安信。

陶母收到信物,甚为侃儿一片孝心高兴。于是随口问送信物之人:这坛糟鱼,在浔阳要花多少钱?那客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说:嗨,这坛子糟鱼用得着花钱买?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爱吃,下次我再给您多带几坛来。陶母听罢,心情陡变,喜去忧来,将糟鱼坛口重封好,叫客人把鱼带回陶侃,并附上责儿书信。此书言辞严厉,书云: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糟鱼与责书,万分愧疚,深感辜负母训,发誓不再做让母亲担忧之事。从此,陶侃严守母训,陶侃为官公正廉洁,公私分明,直到晚年告老还乡,他也一丝不苟将军资仪仗、仓库亲自加锁,点滴交公。

陶母退鱼,足以说明一个廉洁奉公的官员是通过不断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在工作、学习中接受教育是一个方面,然而家庭教育确实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反观当前许多家庭教育,多数父母很少重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行、生活习惯的教育。物品虽小,但也是公家之物,哪怕只是一罐小小的腌鱼,陶母依旧觉得不能收受,反比今日那些助纣为虐,比贪官更贪婪的贪官家属们,陶母的家庭教育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是出台八项规定,接着又先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解决四风问题,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解决党员干部不严不实问题。当前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党中央的一系列的举措,其实就是弥补家庭教育缺失的党员干部,解决一些党员干部道德行为不端等一系列问题,推动党的作风不断好转。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任何一个官员,只有保持清正廉洁,才能得到世人的敬佩;任何一个政党实现长期执政的秘诀,则在于高度警惕腐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