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40后”追忆1963年高考:第二天如何保持心态

(2022-06-08 15:54:35)
标签:

杂谈

时间如流水,转眼已成烟。今天又是2022年高考的第二天,而我的高考已过了整整59年。而今想起,真是: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说实话,当时我对高考并非像如今的孩子们那么在意,也没有现今家长们的深情!只是一个人从郊区农村来到县城的外婆家住宿,参加一次可能再也不用考试的考试。    

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从进校的前三名一直努力到高三,所以高考我特别地放松,就像是完成一次人生的盛典,而后就是深情地谢幕,再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在考试没结束前,一切都不得而知。三天的时间,我像做了个梦,梦醒是炎热的夏季。回到家就开始农忙,收稻子。

记得第一天两科考试结束之后,对所有的考生来讲,肯定是有喜有忧的。我觉得高考第二天,心态远比第一天重要!也是拉开距离的关键!考生和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顺利完成剩下的考试呢?

一、考完一门科就忘一门科

1、不要想已经过去的考试。不管第一天有没有发挥好,都不要再过多的思考,过去是过去,未来是未来,昨天发挥的是好是坏都已经和未来的考试没有关系。发挥不理想的考生不必再懊悔,发挥理想的考生也不必过于兴奋,眼下最关键的是投入到今天的考试。

2、不要找答案对答案。考试完当天网上会有一些机构上传试题答案,不管是真是假,同学们都不要抱着任何心态去对答案;也不要和同学对答案。

总之,前两科不管考好还是没有考好,都难免会给考生的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走出考场后,要遵循考完一门忘一门的原则,不要再多去想刚才的考试,不要互相询问自己没有把握的题目,这样容易影响后面的考试。

告诉孩子,要学会调节情绪,将自己的心情调整到最佳状态。实在情绪紧张时,可以在休息时听听轻音乐,做做运动。

二、不到最后不要停笔

高考十分重要,有些考生可能会因此紧张,也有些因为前边的考试不理想而沮丧,但也有一部分考生会想着马上就要彻底解放,扔掉高三的重担,因此在最后一科考试时会走神。

当年老师们再三提醒我们考生,在最后一科考试时,一定要淡定从容,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切忌好胜心理,要恪守不到最后一分钟绝不停笔的良训。

三、家长别去询问考试情况

高考期间,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要适度,尤其是内心的变化。家长在表面上与平常不要有太大的变化,即使家长情绪很烦躁,也尽量不要让孩子感觉到。

孩子考前会紧张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过于担心,也不要因此而过分地关怀,这样对孩子来说其实是莫大的压力。

1、不要问考试的情况。孩子考完试之后,家长尽量不要问孩子考试细节,例如考的怎么样?”“题目有没有做完?不要问考得怎么样?或者感觉怎么样?,可以问孩子累不累、想吃点什么;不要说你第一天考得怎么怎么样,第二天要如何如何。孩子此时本就容易回想自己刚做过的卷子,家长要尽量绕开这个话题,而且两天对比,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不要说展示你所学的时刻到了,一定要好好考!”“加油!爸爸妈妈等你成功归来!以及再坚持下,好好把试考完,你和爸妈就都解放了等等。家长一味地询问孩子,也会对孩子的内心造成父母负面影响,从而难以用平静的心情迎接接下来的考试。所以,孩子在考完试回家以后,家长做一个聆听者即可。

2、不要只围着孩子转。有不少家长在孩子高考期间选择请假回家,专心照顾孩子起居。但是切记不要一整天只围着孩子转,有些家长总是问孩子想吃什么,孩子需要什么,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做了所有事情。但是家长有没有想过,父母越是这样,越会加重孩子的紧张情绪,甚至是焦躁不安。其实,最好的做法就是像平常一样,让孩子觉得高考和日常没有什么区别。如果孩子表达出想要父母陪伴的需求,那就听孩子的话,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3、不要说不要。有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当我们被强调不要做某事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偏要做某事,因为大脑习惯性地接受了后面地词而忽略了不要。所以家长不要给孩子说不要迟到不要慌等,可以多用一些正面的语句来鼓励孩子。

高考第一天已经结束,结果好坏已不再重要,今晚好好休息全力以赴明天的科目相信自己,终会金榜题名!

四、担心关心都别过头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个人空间,减少跟身边人过多交流。亲友们往往想把种种期望传递给孩子,这无形中会增加孩子的压力,这时最好别给考生打电话询问情况或表达关心,等高考结束后再问也不迟。

孩子考完第一天的考试后,心里难免有一些忐忑,尤其是第一天考得不好或者第二天将要考自己弱势科的孩子,心里会更紧张不安。此时,家长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揪心、焦虑,如果有,也要先调节好自己,不要表现出来。

不要追着孩子问很多问题,不要坐立不安、慌乱地紧张东紧张西,你的情绪会影响身边的孩子,如果你淡定、平静,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信任和踏实,变得安心。你要相信孩子经过了长时间的复习准备一定能发挥出好的水平。

五、顺其自然,缓解焦虑

孩子 万一失眠了,父母千万不要过多关注,或者强制睡眠,最好顺其自然。比如有一位家长是这样和孩子说的:孩子,高考睡不着是自然的,没关系。如果实在睡不着,不妨就以你最舒适最喜欢的姿势,眯着眼,放松四肢,忽略明天是高考,静静地,静静咱们今天劳累的大脑……”

孩子午休亦如此,但是午休尽量不要超过半小时,睡得过多,部分孩子容易大脑晕,不利于下午的发挥。这时,需要父母设定好闹铃,叫醒孩子。

六、学会陪伴和倾听

很多时候,做一个倾听者就是最好的陪伴和鼓励。第一天考试结束,家长尽量不要刻意和孩子聊天,要尊重孩子心底意愿,如果孩子想和家长说话,家长一定要放下手头的事认真倾听,然后给出合理的建议。

人的紧张、焦虑等很多情绪都能在倾诉中得到缓解和释放,所以,家长切记要少说多听,适当的时候适当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温和的方式真诚陪伴孩子。

考试这几天,做一个聆听者,平时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大限度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做事。如果他不想对你说考试的事,请尊重他。

七、告诉孩子保持自信

人们常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人没有了自信他什么也做不成也做不好。的确,很多时候自信是走向成长必不可少的东西。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它都起 着很大作用。如果感到紧张,家长们请告诉孩子,可以这样做:

1、心理暗示:心里自语放松放松,或默数数字从130,或做几次深呼吸,让情绪稳定后再继续答题。

2、自我安慰:我不会答,别人也一样,镇静下来仔细想想,就能做出来了。

3、短暂停顿法:干脆放下笔,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让头脑冷静下来,或者准备一张湿纸巾,随时擦脸,以助清醒。

八、切勿迷信高考秘方

任何所谓的高考秘方都不要轻信,尤其是口服葡萄糖或者打点滴补充蛋白质,甚至是服用一些药物,这些方式都是无稽之谈。

如果考生没有胃口,可以用常用的食材,换种制作方式,刺激孩子进食的兴趣,并且这些烹饪方式比炒菜更易保存蔬菜本身的营养价值。如果这些菜还是孩子平常爱吃的,就更好。

如果孩子实在吃不下,也不要过分强求。常备一些小巧易咬的水果在餐桌或客厅,便于孩子补充能量。

请告诉孩子们,稳住!加油!你就是最棒的!预祝孩子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