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读《陶母截发筵宾》的故事有感
(2022-06-08 09:12:30)
标签:
杂谈 |
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所著的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的《晋书·列女传》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原文】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与母湛氏同居。同郡范逵素知名,举孝廉,投侃宿。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而逵马仆甚多。侃母湛氏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卖得数斛米,斫诸屋柱,悉割半为薪,锉诸荐以为马草。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译文】
陶侃年少时就有大志,家境却非常贫寒,和母亲湛氏住在一起。同郡人范逵一向很有名望,被举荐为孝廉,有一次到陶侃家作客。当时,冰雪满地已经多日了,陶侃家一无所有,可是范逵车马仆从很多。陶侃的母亲湛氏对陶侃说:“你只管到外面留下客人,我自己来想办法。”湛氏头发很长,拖到地上,她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换到几担米。又把屋里每根柱子都削下一半来做柴烧,把草垫子都剁了做草料喂马。到傍晚,便摆上了精美的饮食,随从的人也都不欠缺食物。范逵既赞赏陶侃的才智和口才,又对他的盛情款待深感愧谢。
《陶母截发筵宾》的故事启迪家长朋友们孩子交友的重要性,在教子上,家长朋友们要始终如一教育孩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及真心待客。
“截发筵宾”说的是东晋陶侃母亲的故事,陶侃幼为孤子,家境贫寒。陶母含辛茹苦,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养陶侃读书。在教子上,陶母一直教育儿子,交朋友一定要交比自己更有水平、更有文化之人。有一次,同郡孝廉范逵访贤遇大雪,借宿陶侃家。时天寒地冻,马无饲料,陶母揭去自己床铺上的稻草席,剁碎喂马;由于家中贫寒,无以款客,陶母又偷偷剪下自己的长发,卖给邻人,换钱购买酒菜。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头发是不可以轻易剪的。陶母如此举动,足见她待客之诚心,也可以看出陶母对于儿子结交优秀的朋友的全力支持。最终,在陶母的教育之下,陶侃成为东晋名将,名垂青史。
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妨看看你身边的朋友,于我们成年人都是这样,何况小孩子呢。小孩子交朋友也是家庭教育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构成部分,小孩子和品行优良的孩子在一起,自然会变得乖巧懂事爱学习;同样,如果孩子开始和一些比较顽劣的“换孩子”慢慢走近,做父母的则要及时纠正引导,避免孩子走向弯路,让好的朋友成为孩子教育的一大助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家庭教育在孩子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原生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发展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母亲又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所在。历史上有许多父母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对于当下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希望做父母的能从中借鉴一二,好好教育我们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