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闲语:叶落归根4
(2022-05-06 08:14:28)
标签:
杂谈 |
每到这个春运时候,火车站、汽车站被回家过年的人流塞的满满的。中国的春运真是当今世界上一大奇迹!资料数据显示:2001年全国春运共运输旅客16.6亿人次,2002年上升到17.4亿人次,2003年突破18亿人次,2004年接近19亿人次,2005年突破19亿人次,2006年突破20亿人次大关;预计2007年要达到21.7亿人次。从数字上看,2007年春运仅仅40天内,相当于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每人坐2次车!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为何?
每到这个时候,在家留守的人们期盼的心情就更切了,年老的父母便开始在心中数着过日子了。他们开始准备着年货,这时候他们会表现得格外大方,平时打死都不碰不问的东西,知道孩子们喜欢,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买上一些。蹒跚的腿脚比平时麻利了,他们的心情也比平时好了,高兴时甚至会哼起多年前喜欢的老歌。
留守的孩子们也是天天念叨着日子,计算着能和父母相见的时刻,他们会一次次憧憬着父母回来给他们带回哪些好东西,那一刻的甜蜜甚至会让他们从梦中笑醒。
而在外奔波的人们的心情就更加复杂了,这里有欢喜、有迫切,甚至是焦急;身为父母的就要见到分离多时的宝贝了,心里那份焦急和迫切简直无以言表。他们会早早地买好孩子喜欢的东西,衣服、鞋子、吃的、玩的一样都不能少,满满的行囊中大都被孩子的东西占据了。
身为年青一代的人们也会多了份期盼,就快见到日日思念的父母了,心中既急切又忐忑;他们既想见又怕见,父母的白发是不是又多了几根,脸上的皱纹是不是又多了几条?他们真的怕父母又老了一些。他们还害怕自己在外边混得不好,无颜跟父母说;他们怕自己一年来赚得钱不够多,让乡亲们知道笑话。他们怕自己还没有找到对象,被父母念叨。他们又急又怕的心情可能只有他们自己能够知道了。
我也是一个在外奔波多年的人了。我从大学毕业来到异乡工作至退休,屈指算来,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期间我只有在过年时才回去一次,父母不在了,可能是我没有回去的主要原因,但心中依然还有一份难忘,一份牵挂,一份思念。难忘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牵挂那片熟悉的山山水水,思念那里那群可亲可爱的父老乡亲。
人们常说:无论你在天涯海角,在哪儿都能把年过了;但回老家过新年,才是四处漂泊的游子们最终的归宿。回故乡的家过年是铭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观念和习惯,不管怎么样,只要有可能就要回家过年。而这个家一般是指老家,也就是父母的家。就算在外打拼的人们已经成家立业,买了大房子,甚至是装修的富丽堂皇,可是一到过年,中国人心中永远的家还是父母的家,不管那个家有多小,有多简陋!原因很简单--无论我们漂到哪里,我们的根永远都在生我养我的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