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人闲语:读俗语“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有感

(2022-04-29 06:07:46)
标签:

杂谈

对中国人来说,不光是避风的海港,亦是我们生活的乐园。正如萧伯纳所说: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特别是对老一辈的人来说,永远都会是自己坚实的后盾。为了让家兴旺,家幸福,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小心翼翼地维护。或许,对于年轻人而言,现在的越来越偏于小家。但是,对于我们对于年长那一辈,家人,依然是他们最为珍贵的。所以,有些人就想要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放在自己的家中。因为这样才觉得踏实、才觉得幸福。

一些人将票子压在枕头底下,希望这样可以大富大贵;一些人按照风水摆放家具,希望这样可以万事兴隆。然而,收效甚微,因不得其要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语,俗语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很多俗语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值得后人思考。

当然,俗话是古人对于日常生产生活的一种总结,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例如今天要讲的这句俗语叫“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按照这个意思来说,家中摆放的东西,也是有讲究的。最关键的是家中这三个地方、这三个人不能空,否则子孙很难会富贵。到底是哪三个地方、哪三个人呢?有没有道理呢?

一、从的角度上说,三不空指什么?

·约翰生说:家居的快乐,是所有志向的最终目标;是所有事业的劳苦的终点。”“更具体来说,指的就是我们居住的房子。很多人努力奋斗了一辈子,才挣得了一套房子安身。因房子珍贵,所以很多人就想着把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放到家里。比如家居用品、再比如首饰珍品。然而,很多人却并不知道,中并不是东西放得越多越好,这三个地方要是空了,即便你放了再多旁物,也不过是画蛇添足。既不会对你全家的运势有增益,也不会对你个人有提升。显然,所谓“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从的角度上说指的就是:在居家生活中,客厅、厨房和书房是不能空置的,否则就不利于后辈子孙的成长成才。

1、空厨房。古人的厨房,一般设置在房屋的东边,因此,厨房也被称为“东厨”;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现代又有话说:“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足见,厨房在人类心目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我国是美食之乡,从古至今,留下了灿烂的饮食文化,古人对于食物的热爱和喜欢,并加以研究,是古人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一日三餐,是每天必须的,因此对于一日三餐,不可以不重视。对于厨房,也不可以不讲究。总结以上说法:厨房不空是一种热爱生活的表现。那么,什么叫做厨房空呢?

、食物空。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只为了一日三餐,能够饱餐三顿。“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厨房保持食物充足,不仅仅能够使人内心感到踏实,而且能够应对不时之需。

、餐具空。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巧妇不仅仅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烹饪餐具,巧妇也无以为力,厨房拥有足够的餐具,不仅仅能让烹饪时足够方便,也能让人进餐时,赏心悦目,增加食欲。

、厨艺空。人们认为,厨房是一个家庭中最有烟火气息的地方,无论是食材,还是餐具,都是为人而准备的,因此最为关键的是厨艺。如果家中,只要一个人拥有一个好的厨艺,且经常上厨房烹饪,不仅仅能让一家人吃得美味,吃得健康,而且增加一个家庭的幸福感和凝聚力。虽然如今很多朋友在外打工,常常吃外卖度日,但是依然有不少朋友选择自己做饭吃,厨房即使简陋,也难掩心中对于自力更生,制造美食的热爱。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家中没有厨房会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想必然是生活缺少温度,所谓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厨房是最有烟火气息的地方。所以古人才会说厨房不能空,无论是大人小孩,都应该有对厨房的热爱,都应该有自己的拿手好菜。

2、厅堂庭院空。厅堂和庭院,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因为古代的四合院,通过一道垂花门,将房屋分为两部分,前部分便是厅堂和庭院,后部分便是厢房。可见,厢房是休息区,寻求安静,厅堂和庭院是活动区,比较嘈杂。除此之外,厅堂和庭院,是一个家待人接物,家人活动聚会的地方,是一个家的门面,因此不可以不讲究。厅堂庭院空,也指的是对三种情况的空:

、点缀空。因为厅堂和庭院,是一个家的门面,既然如此,则应该加以点缀,在厅堂,可以挂写字画,摆件,这能够营造出一种比较温馨的环境,在庭院,可以种植花草树木,养殖鱼虫宠物,这能够体现生活气息。

、声音空。出门的游子怀念家,有的是怀念家的“嘈杂声”,例如孩子嬉戏的玩笑声、母亲的唠叨声、父亲的关切叮嘱声、兄弟姐妹的谈笑声等等,这些声音并不是噪声,而是一个家的烟火气,与厨房烹饪时,餐具碰撞发出的声音般,让人怀念。如果一个家,厅堂和庭院每天非常安静,则证明这一家人彼此之间,很少交流,这是非常不好的情况。

、宾客空。客厅是一个家会客的地方,如果整天宾客空,没有客人前来,则是非常不妙的处境,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穷在闹市无人问,一种则是人缘不好,与周围的邻居,亲朋好友关系紧张等等。总而言之,很大程度上,要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古人认为,家和万事兴,人和则生财,一个家庭,要拥有一个好的人缘,非常之重要。

3、书房空。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马克西姆·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自古至今,人类都注重教育,并且提倡活到老学到老,而最有效且最容易达成的终身学习的方法就是读书。所以,书房是一个家庭当中最有魅力的场所。有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一个家庭,读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家人没有人上进、没有人学习,甚至家中连一两本书籍都找不出来的话,那么这个家庭中的成员必然会缺少灵性,精神世界也必然贫瘠。所以古人才说书房不能空,一家人都要有学习的态度和热情,读书也是一种世代传承。更何况古人处在“士农工商”的封建社会中。这里所说的“书房空”,也有三种情况:

、书籍空。指的是根本就没有足够的书,古人认为,这是一个家庭,不重视教育的表现。

、氛围空。为何要讲书房独立开了,是为了营造一种单独的氛围,如果拥有书房,而没有读书的氛围,则是多此一举。

、脑袋空。书房是为人而服务的,如果拥有书房,拥有足够的书籍,也拥有足够的氛围,家中子弟不加以利用,拥有资源而玩世不恭,最终将导致脑袋空空。

二、从家人的角度上说,三不空指的是什么?

的角度上说,我们更关注的,是房子里的东西。比如厨房用具、客厅家具、书柜藏书。可是,房子里住的毕竟是人,人才是有烟火气、书卷气的真实载体。所以,从家人的角度上来说,这三个人,一定不能薄待,不能

1、家中老人不能空。战国·孟子《孟子·万章上》中有言: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在整个家庭当中,不能空了老人。因为有老人的地方,就有家。无论儿女的工作多忙,在外面遇到了多大的磨难。只要你愿意提着行李箱回家,家中的老人都会给你最大的温暖。他们是亲情维系的纽带,有他们在的时候,兄弟姐妹之间也会常走动。即便兄弟姐妹之间有矛盾,也会看在老人的面子上,大事化了,一家和睦。电视剧《都挺好》里,苏明成和苏明玉兄妹矛盾重重,因为话不投机,他们只要一见面就吵架。原本不可调和的兄妹俩,却因为苏大强的养老问题,而有了交集,并在误会、理解、原谅后,成为了相亲相爱的兄妹。所以,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说得一点错也没有。不管是对于独生子女,还是对于兄弟姐妹多的人来说,如果你想要子孙兴旺,事事如意。那不管多忙,都不能空了对老人的照顾。

2、家中孩子不能空。雨果曾说: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父母以为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就是对他们的爱。其实,了教育的孩子,根本不可能按照父母的期待,开出娇艳、健康的花朵。因为缺乏教育的孩子,既不懂努力,也不会仁慈,更不知感恩。尽管很多父母也知道要教育孩子,却不知道该如何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父母和孩子其实一样,都需要不断学习,不断进修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更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更好地清理干净被虫蛀过的废叶。所以,父母想要子孙兴旺,就一定不能空了对孩子的教育。

3、家中女主人不能空。有一句老话说的是:对老人要捧,对孩子要哄,对女人要宠。很多人前面两点都能做得很好,唯独对女人、对妻子,做不到宠让。因为他们觉得女人娶回家,就是要照顾自己,照顾家庭的。所以,他们把时间给了老人、给了孩子,却唯独不愿给妻子。但事实上,想要家中子子孙孙都兴旺,就一定不能了这个家的女主人。因为女人对整个家庭的兴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母亲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他的儿女。古时孟母三迁,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适合学习的好地方,如果不是孟母的坚持,又怎么会有之后的孟子?一个善良、正直的母亲,是儿女成人后,拥有良好人际关系,和良性事业的关键。东晋名将陶侃的母亲,为了教导儿子廉洁奉公,虽生活艰辛,也不愿接受陶侃利用职务之便,给家中送来的腌鱼。正因如此,陶侃才会在为官之路上,越走越远。相反,如果女主人在家中的地位低,那她的负面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甚至还会缺乏对孩子的关爱。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孩子在不懂尊重女性、缺乏母亲关爱的环境下长大,他的三观会健康吗?父母给了他们什么,他们很可能就会成为什么。所以,尊重和爱护女主人,是子孙兴旺的关键,千万不能了对女主人的宠爱和尊重。

综上所述,我们也可以看出来,家中有三空,子孙辈辈穷“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它所提到的三空,如果真的了,确实会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所以,对不能了,若了要填满那“空”的地方,对家人,不能了,若了,赶紧以关爱去填满,以利子孙兴旺、家人和睦。特别是对待家人,无论再忙,也不能了他们,因为他们才是你真正的避风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