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华五峰穿越之旅

标签:
旅游 |
小时候看《水浒》,书中第二回说道:神机军师朱武、跳涧虎陈达和白花蛇杨春三位好汉,聚集了五七百个小喽啰,在少华山上占山为王,打家劫舍。后来还把山下史家村的少庄主九纹龙史进网罗上山,一时好生兴旺。这次随“高山流水”户外穿越少华五峰,才搞清楚《水浒》里所描写的不过是小说家言。其实少华山并不只是一座山峰,而是分布在东秦岭小敷峪两侧的一片群峰;其主峰位于小敷峪的深处,海拔2483米,至今尚未开发。这片山峰中,有五座山峰的山势形状与附近著名的西岳华山有几分相像,但没有华山高,故名少华山。我们就是冲着这五座山峰去的。
3月26号这个周六,一行32人,包括同事S和HF两位教授,乘车前往少华山,在连(云港)霍(尔果斯)高速公路的华县出口下来后,沿国道310向东,于9:30在小敷峪西边的左眼沟口下车,徒步进入沟内。行进半个小时,经过一处石头垒起来的小门洞
http://s11/bmiddle/001L8HARzy70rEXQbhw3a&690
进入沟口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70rEZKcNv4d&690
小石门
虽然已过春分,但近期气温偏低,山里的草木依然没有返青,只有粉红色的山桃花挂满枝头,分外艳丽夺目。
盛开的山桃花
10:30,在登上一段高高的石头台阶后,来到一处条石砌就的寨门,门后还有废弃的石屋。有人说这处石寨是隋唐之际瓦岗英雄之一王伯当在少华山屯兵时所修,但无论是正史还是《隋唐演义》等小说,都没有这方面的说法,想来又是杜撰的。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70rF6gSyVcd&690
通向石寨寨门的石台阶
http://s8/bmiddle/001L8HARzy70rF9bdBR37&690
传说中的石寨寨门
http://s1/bmiddle/001L8HARzy70rFaS7aE40&690
石寨后面观
继续前行,在经过一处大碾盘后,山路分为两岔。我们沿左边的小路拔高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北峰的石壁下面;从石壁左边继续向上绕行,在正午攀上了通向北峰顶的山梁,12:30登上海拔1440米的北峰。
http://s9/bmiddle/001L8HARzy70rFcxtva58&690
北峰的巨大山体
http://s9/bmiddle/001L8HARzy70rFe2yDK98&690
通向北峰的山梁
北峰顶上视野开阔,向北俯瞰,关中平原尽收眼底;隔着东边的小敷峪,是少华山森林公园的潜龙寺景区。登上北峰,只是整个行程的“初级阶段”,只要往南看一眼几乎与北峰排成一线的东峰和南峰,就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http://s9/bmiddle/001L8HARzy70rFfZVZS88&690
北峰顶上的留影
http://s15/bmiddle/001L8HARzy70rFhrsiWde&690
从北峰上俯瞰关中平原
http://s1/bmiddle/001L8HARzy70rFiUOEEa0&690
东望潜龙寺景区
http://s3/bmiddle/001L8HARzy70rFkbfRUd2&690
从北峰遥望东峰和南峰
从北峰到东峰,是整个行程中最为艰险的一段。行进的路线,基本上是沿着山脊走一个先下后上的马鞍形。我的摄影技术很差,真实的场景比上面这张照片看起来更加险峻。左边,是深不可测的万丈深涧;右边虽然不是刀砍斧劈般的峭壁,但也是同样令人恐惧。对在下这样轻度恐高的人来说,像这样登临深渊,真有“战战兢兢,汗不敢出”的感觉,只能壮起胆子,猫下腰来降低重心高度,不敢向两边稍微扫一眼,慢速谨慎前行;有些地段甚至是四肢着地,蹲着或坐着蹭过去,情状煞是狼狈。
最艰巨的是向马鞍形底部下行过程中的两处,一处是需从一块挡路的巨石右边绕行,供人下脚的平面既窄又向外倾斜,最后还需下跳两尺多的高度,才能到达安全地带;另一处就更吓人了,要从巨石堆垂直下行七八米,而且路径的左侧就是那可怕的无底深渊。好在同行的“冰岩探旅”户外在此处放了绳子,绳子的一头固定在巨石上方的一棵残留树桩上。通过时转过身子,背向前进方向,双手紧拉绳子,双脚缓慢探寻着力点,在队友的引导下,一点点慢慢地往下移动,直至平安落地。与这两处难关相比,在随后在一段不长的“龙脊”上通过时,就神闲气定多了。
http://s2/bmiddle/001L8HARzy70rFnTefL61&690
艰险的道路
http://s11/bmiddle/001L8HARzy70rFqMLnI3a&690
“龙脊”上的神闲气定
http://s2/bmiddle/001L8HARzy70rFsWEbD01&690
东峰上的三张留影
13:30,终于通过了最艰险的路段,到达东峰。东峰的海拔是1487米。在这里照了几张相,继续向海拔1664米的南峰攀登。东峰到南峰的道路依然艰险,但已不像北峰到东峰那样令人恐惧。在这两个路段中,在下着实受了些惊吓,无暇拍很多照片,错过了不少壮美的景观,惜哉!
http://s13/bmiddle/001L8HARzy70rFxHOk4fc&690
通往南峰的路上
14:20,终于登上了五峰中最高的南峰,比前面的队友晚了一个多小时。早已过了午餐时间,饿坏了,先找地方坐下匆匆吃过,再来拍照。据说这南峰顶上原有多座庙宇,现如今只剩下了残垣断壁,有一处凿入石壁的“石炕”,现在成了南峰的标志性事物。在下有些想不明白的就是:南峰顶上没有水源,当初寺庙里的人员是怎样生存的?
http://s1/bmiddle/001L8HARzy70rFBK2zK30&690
南峰上的残垣断壁
http://s1/bmiddle/001L8HARzy70rFGfThue0&690
石炕
南峰顶上林木茂密,枝枝杈杈的,阻挡了向四周观望的视线,只有东南和正北两个方向的视野比较开阔。特别是向正北方向看去,近处的东峰、稍远的北峰、山下的关中平原仿佛都在眼底,触手可及,来时路上的“步步惊心”,早已烟消云散了。
http://s2/bmiddle/001L8HARzy70rFIJEbL71&690
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
http://s16/bmiddle/001L8HARzy70rFKbOPB6f&690
回望东峰和北峰
在南峰上停留了近一个小时,先到的队友早已下撤,我们六七个人也在15:20开始向中峰、西峰方向下撤。这里好像头天刚下过雨,加上道路陡峭,所以非常湿滑,一不留神就会坐一个屁股墩儿。由于注意力太集中了,所以和一棵很有特点的树木擦身而过,竟然没有注意到它,多亏“馋猫”领队拍下照片。不过到了稍微平缓一点的地方,在下还是忍不住想拍几张。换个角度再看看北峰和东峰,来时的路就看得更清楚了。
http://s4/bmiddle/001L8HARzy70rFVGjyr83&690
下行途中经过一颗怪树
http://s16/bmiddle/001L8HARzy70rFXbLCD0f&690
下行时还想照几张相
http://s12/bmiddle/001L8HARzy70rFYumjV9b&690
西南方向的崇山峻岭
http://s12/bmiddle/001L8HARzy70rG037lxbb&690
换个角度看东峰和北峰
坡陡路滑,又遇上一处高差有近十米的垂直下行路段。我们几个人走到这里,正遇到“冰岩探旅”户外的两位年轻领队在收尾,他们的最后几位队员正在借助绳子下撤,我们就又借了一次光,利用这根绳子顺利地通过。
不知不觉间,我们从中峰的山腰走过,左手就是西峰。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去攀登西峰,而是继续下行。17:00左右回到大碾盘,完成了O形穿越,接下来就是沿着来路返回,一个小时左右回到沟口,乘车返回西安。
http://s4/bmiddle/001L8HARzy70rGhcI2D83&690
从西峰下方经过
大碾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