涝峪:小山岔——大山岔穿越之旅

标签:
旅游 |
又有三个星期没有出行了。昨天是个周末,我这个早已青春不再的人,混迹于“青春户外”,参加从小山岔往大山岔的穿越活动。
小山岔和大山岔是涝峪里的两条相邻的沟道。一大早,一行27人乘旅游大巴从西安出发。进入涝峪后,在纸坊出口下了京昆高速公路,再沿户(县)菜(子坪)公路向南约5公里,下车后向西进入小山岔沟口,开始了徒步行程,这时刚过9:30。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705759WcB5d&690
进入小山岔沟口
小山岔的沟口很窄,从公路上开车或坐车经过时,如果不注意就会错这个沟口。一开始,沟道比较狭窄,两侧山岩耸立,但往里走,视野逐渐开阔起来。
http://s10/bmiddle/001L8HARzy70577JaVX99&690
行进途中
回望山景
天气预报说当天西安地区是晴天,但却遇到了个阴天。时值早春,秦岭深处的草木大部分还都没有返青,偶然看到的竹叶和松树,那清新的绿色,使人不禁眼前一亮。山茱萸枝头盛开着黄色的小花,预告着春天已经不可阻挡地到来了。
http://s2/bmiddle/001L8HARzy7057dba9P61&690
绿色的竹叶
绿色的松树
http://s14/bmiddle/001L8HARzy7057kCr3nad&690
山茱萸开花了
走了大约一个小时,来到小山岔。原住在这里的十几户人家都已搬迁到山外,大部分的房屋处在被废弃的状态。只有一户人家的两位老人留在这里,养蜂、养羊、种药,自得其乐。
http://s10/bmiddle/001L8HARzy7057pE22R69&690
走进小山岔
农家屋人去室空
http://s15/bmiddle/001L8HARzy7057uCgqiae&690
这所农家院还住着两位老人
http://s1/bmiddle/001L8HARzy7057wjMQM50&690
农家院旁的柿子树
过了这个山间小村,向前是越来越难走了:先是上了一段坡,之后下到沟里;紧接着的半个小时,就是全天最艰难的一段拔高路程。大约70度左右的狭窄陡坡上,一层薄薄的残雪好像润滑剂一样,攀爬时重心转移到哪只脚上,哪只脚就向后滑,又费劲又别扭。由于事先知道这段拔高不太大,对其困难程度估计不足,爬坡前偷懒没套冰爪;等到拔高过程中感到有此需要时,身边已经没有立脚之地可供卸下背包取出冰爪并套在脚上了。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往上爬,好在时间不长,于正午时分登上垭口。
http://s1/bmiddle/001L8HARzy7057xWOGsb0&690
艰难的行进
http://s16/bmiddle/001L8HARzy7057zPpdZbf&690
垭口在望
http://s7/bmiddle/001L8HARzy7057CLi50c6&690
登上垭口
过了垭口,路好走得多了,又经过一段缓慢的上行,很快就越过大、小山岔之间海拔约1620米的山梁;下了山梁向前不远,就看到大山岔的村落房屋了。将要进入村落时,向右侧望去,你看那山峰的形状像不像一尊卧佛?
http://s8/bmiddle/001L8HARzy7057FzAXRe7&690
通往山梁的路
http://s4/bmiddle/001L8HARzy7057HA69Z73&690
俯瞰大山岔
http://s11/bmiddle/001L8HARzy7057Kg7EKba&690
卧佛的侧影
和小山岔一样,大山岔的村民也已搬迁一空。时间已过13:00,我们找了一处宽阔的农家屋前场院打尖休息。这户农家门前有一棵树,虽然不够粗壮,但很高,有一种拔地而起的感觉。从这里向前方远望,景色也不错。
http://s13/bmiddle/001L8HARzy7057Mq9TS3c&690
打尖小憩
http://s9/bmiddle/001L8HARzy7057O7vio38&690
这棵树很高
http://s8/bmiddle/001L8HARzy7057SpBcj87&690
边吃饭边观景
休息了很长时间。14:30继续下行。大山岔名曰“大”,它原来的户数及分布的范围似乎都比小山岔大。走了20分钟,都没走出村落的范围。
http://s10/bmiddle/001L8HARzy7057UDhIBb9&690
无人居住的农家屋
http://s2/bmiddle/001L8HARzy70581J6aRa1&690
只是在这里还住着一位老人
大山岔的景色也比小山岔好,绿色植物的数量比小山岔的多;去年秋天的芒草,色彩有点发红了,但仍然很好看;还有过去修的梯田,也给山坡增色不少。
http://s2/bmiddle/001L8HARzy70583DWV3f1&690
农舍旁的松树
http://s10/bmiddle/001L8HARzy70585lxXzd9&690
农舍旁的翠竹
http://s16/bmiddle/001L8HARzy705881BxR7f&690
去年的芒草
http://s9/bmiddle/001L8HARzy7058abvpm28&690
曾经的梯田
更重要的是,大山岔里的水系比小山岔的发达。在这个季节,小山岔里水流干涸,而大山岔里却是水流叮咚,瀑布跌宕,给这冬春之交的山沟里平添了几分灵秀。
水流百态
但大、小山岔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里面都生长着的一种“黄桦树”,它的树皮呈现出黄灰相间的斑驳的色彩,我在别处还没有见过。
http://s7/bmiddle/001L8HARzy7058xwmeG36&690
黄桦树
http://s13/bmiddle/001L8HARzy7058ARx5a9c&690
小黄桦林
从大山岔到沟口只需走一个小时多一点时间。15:40左右,我们就走出来了。回顾这次出行,我感到这条线路适合夏、秋两季,因为一路之上,远近的林木十分茂密。夏天,在林荫的遮蔽下,这里一定会非常凉爽;而到了秋天,当满山的树叶变黄、变红的季节,那时五彩斑斓的景色该是多么绚丽呀!我期待着再次到这里来。
最后展示一下“青春户外”的路标:
http://s8/bmiddle/001L8HARzy7058Cuj1d4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