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毕业后三年,同学们还好吗?

(2011-07-06 14:01:05)
标签:

职场教练

黄雁

职业生涯规划

职场

励志

校园

教育

杂谈

分类: 黄雁【成功励志】

【故事】

06年毕业,毕业之前没找到工作,之后找了很久的工作,期间的苦和泪不在赘述,最后是心灰意冷地进了一家不怎么好的广告公司,工资1500。能在我已经养不活自己的情况下找到1500工资的工作,一开始我也很满意,甚至是惊喜,但后来思想就开始转变了。这公司不怎么好,在个陈旧的小区房里当办公室,毫无办公的感觉,同事之间也比较冷漠。让我最受打击的是,有个同事在那做了4年,还是当个小职员,工资也才2800。那时我想我4年后会不会也是这样?这可不是我要的结果,我心里暗暗的萌生了退意。这家公司我呆了3个月。

此后我开始留意另外的工作,偶然会有几个面试电话,让我信心倍增。的一件小事让我冲动的辞了职,让我再一次的陷入生活的困境。过了4个月,疲惫不堪的我终于在一家做连锁的公司中找到一份策划的工作,这让我欣喜若狂,因为这家公司比我上家好了N倍,办公有办公的样子,工资也有2000了,关键是这份工作和我专业很对口,让我觉得我前途突然有了一丝的光明。这家公司我做了半年,慢慢的开始发现这公司其实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整个公司的管理一片混乱,光我的上司半年就换了三个,部门架构3天一改,昨天还是副总,今天可能会是普通部门经理。我开始绝望了,在这公司前途是没了。想想毕业一年了,应该找个工作比以前方便点,于是就辞职另谋生路。

我一直认为,大学毕业头三年不是赚钱和攒钱的阶段,而正是花钱继续投资自我的时候。即使我们把挣钱作为衡量整个人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我们比的也是这辈子谁赚钱更多,而不是一个阶段赚钱的数量。即使我们有的同学一毕业就能拿到很可观的工资水平,比如说年薪十万,但是按照现在的房价来说,我们攒多久才能买房呢?大学毕业前三年,更是融入社会、增长见识、学习知识、树立工作伦理、职场价值观和增加人脉的阶段,这一阶段会最终决定你的职业发展去向,也对于最后你属于哪个阶级产生巨大的作用,如果我们不能够给自己充分的阳光雨露(投资),可能职业发展最重要的时间点就错过了。

人总是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少,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多;从平坦中获得的教益浅,从磨难中获得的教益深。一个人在年轻时经历磨难,如能正确视之,冲出黑暗,那就是一个值得敬慕的人。最要紧的是先练好内功,毕业后这五年就是练内功的最佳时期,练好内功,才有可能在未来攀得更高。出路在哪里?出路在于思路!

其实,没有钱、没有经验、没有阅历、没有社会关系,这些都不可怕。没有钱,可以通过辛勤劳动去赚;没有经验,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去总结;没有阅历,可以一步一步去积累;没有社会关系,可以一点一点去编织。但是,没有梦想、没有思路才是最可怕的,才让人感到恐惧,很想逃避!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就会走上弯路甚至不归路,枉费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误了自己的青春年华。

迷茫与困惑谁都会经历,恐惧与逃避谁都曾经有过,但不要把迷茫与困惑当作可以自我放弃、甘于平庸的借口,更不要成为自怨自艾、祭奠失意的苦酒。生命需要自己去承担,命运更需要自己去把握。在毕业这5年里,越早找到方向,越早走出困惑,就越容易在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就、创造精彩。无头苍蝇找不到方向,才会四处碰壁;一个人找不到出路,才会迷茫、恐惧。生活中,面对困境,我们常常会有走投无路的感觉。不要气馁,坚持下去,要相信年轻的人生没有绝路,困境在前方,希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思路,就一定能少走弯路,找到出路!

 

(黄雁_David编辑整理,原创作品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我的微博:http://t.sina.com.cn/huangyan010;我的邮箱:huangyan010@126.com

QQ:358758328http://wpa.qq.com/pa?p=2:358758328:42;职业规划咨询②群:31655696,欢迎加入互相交流!)

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怀揣梦想去展现自己的英姿飒爽,风雨旅途中不乏电闪雷鸣,困难重重。你是愿意做那翱翔蓝天的猎鹰还是做那固守本分的母鸡?是人就难免会有委屈,是人就难免会有抱怨,是人就难免会有脾气!微博、E-mail和QQ,总有一样你喜欢的,拿起你的笔,写下你的故事,欢迎和我进行交流!专业方向——求职面试、职场情商、职业规划和成功励志,期待你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