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无知的人,做个没有安全感的人
(2009-11-18 16:14:27)
标签:
宗教
佛陀
一切种智
根本性
原始佛教
杂谈
|
分类:
佛法入门
|
佛陀说:“我所知法如大地土,我所说法如掌中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佛陀一生对弟子所讲所说,不如他所知道的万万分之一。
佛法中的智慧有根本性智和一切种智的区别。所谓的根本性智,就好象大海是咸的,不管大海里多么小的虾米,还是多么大的鲸鱼,在尝到海水的滋味方面都是一样的。一切种智,也叫分别智,它包括这个世界所有的聪明才智,大到宇宙是怎么构成,小到怎么做凉拌菜。
但是,在佛陀那里的万千种智慧,在众生这里就很容易变作了毒药。没有根本性智,就好象练武功没有内功心法一样,越练越走火入魔。
所以,对于我们凡夫而言,了解自己的无知,是最大的智慧;了解人面对无常的无力,是最大的智慧;了解人自身的卑微,是最大的智慧。
知道多了,平添所知障。自作聪明,殊不知此等聪明全是妄想,为轮回因。
有些人学佛,想成佛,追求的是自我的贪执,想要长生不老,永远不生病,什么都知道,什么都能掌控。很抱歉,这是上帝,不是佛陀。
在我眼里,佛陀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全知,反倒是因为他知而不言,言而不尽。佛陀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圆满相好,而是他示疾,示入灭。告诉我们:世间的这个肉身我不能长久,惟入真如性海,是一切佛所皈依。哪像现在一个个学佛的,经常装的全知全能,和金刚不坏之身似的,纯属数典忘祖,白眼儿狼的行为。
原始佛教的僧人为什么要托钵乞食?每天都要去托钵。每一顿饭都要依赖别人。陶渊明说:“不为五斗米折腰。”可是那时候的比丘,每天都要去乞他的一碗饭。供给饭食的人可能是贱民,可能是贵族,可能态度好,可能态度恶劣。可能讨得到,也可能讨不到。可能是好吃的,也可能是糙饭,难以下咽的。如此的卑微,如此不安定的生活,与现代人追求的“自尊和安全感”完全背道而驰,这样的生活方式,能带来什么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