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教知识测试(2)

(2009-05-16 11:14:36)
标签:

宗教

测试题

佛学常识

佛陀

中国

佛学院

杂谈

分类: 佛法入门

【填充题】.

1.       六根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由身口意造作的业可分为三种_____、_____、_____。

3.       六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四威仪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

5.       .六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往生极乐世界应具备的三种资粮是_____、_____、_____。

7.       大乘佛教里的四大菩萨是_____、_____、_____、_____菩萨。

8.       「不得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一语,是出自_____。

9.       人天三福业是指:_____、_____、_____。

10.   【地藏王菩萨】曾发愿:。

11.   中国四大菩萨的精神,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德行。

12.   在寺院看到大肚子,笑容满面的是_____。

13.   八正道中,定学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_。

14.   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是_____;娑婆世界的教主是_____。

15.   西方三圣是阿弥陀佛、_____、_____。

16.   佛的意思是自觉、觉他、_____。

17.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_____,_____、应作如是观。

18.   中国四大佛教的名山圣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9.   五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蕴。

20.   三增上学就是_____、_____、_____。

21.   「五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八苦」是生、老、病、死、_____、怨憎会、爱别离、_____苦。

23.   佛有三身,即_____、_____、_____。

24.   修大乘佛法,不出六度四摄法门。其中六度中_____能度悭吝;_____能度毁犯;_____能度瞋恚;_____可以度懈怠;_____可以度散乱;_____可以度愚痴。

25.   .诵经前所念诵的四句「开经偈」,其偈文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八正道即是正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佛教的教主_____,他是_____(国家),出家前是一位太子,名叫_____。

28.   「正念」就是指保持清净的意念,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_____、_____和_____。

29.   一切事物都会变化,有生起,便有灭坏,这是_____的道理。

30.   佛教徒诵持早晚课,有何目的?了解_____、_____、_____、增长道念与福德。

31.   为什么要拜佛?因为_____而拜佛、为_____而拜佛、为_____而拜佛、为_____而拜佛。

32.   见到佛像应该如何?_____、合掌、礼拜、_____、围绕、_____。

33.   看经时应该如何?_____、默看默记、_____如对圣贤。

34.   念佛注意的要点是:要虔诚、_____、_____、_____。

35.    《生经》中,佛陀开示弟子阿难:「已求归依,以_____为证,归命_____。」

36.   梁武帝请宝志禅师为作慈悲道场忏法十卷,名之为_____。

37.   佛陀十大弟子中,多闻第一者是_____。

38.   近世纪以来最早提倡人间佛教的是_____大师。

39.   华严三圣是:_____、_____、_____

40.   人是由_____、_____的假合,故又名为有情众生。

41.   涅盘是_____、_____的意思。

42.   般若有三种:_____、_____、方便般若。

43.   布施的种类有三,是_____、_____、_____。

44.   五毒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

45.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_____的意思。

46.   四圣谛中的道谛,主要的修习法门是指_____。

47.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行者是应修持_____等广大行。

48.   请列出您所熟悉的佛教法器,如:_____。

49.   修学佛法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三慧。

50.   请写出你所知的三部经典_____、_____、_____。

51.   六祖坛经是_____所叙述。

52.   佛教称晚餐为_____。

53.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_____。

54.   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是_____,发_____愿度众生。

55.   .佛法的纲领是悲智双运,若以人之身体为喻,_____是目,_____是足。

56.   六尘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诸供养中,_____供养第一。

58.   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因听到有人念_____的_____而开悟。

59.   八不缘起是指「_____,不常不断,_____,不来不去。」

60.   佛经中,对三宝的譬喻:_____是大医王;_____如药;_____如照顾患者的护士。

61.   四依法是_____、_____、____、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62.   业从造业与受报的时间来说,可分为三时业,即指_____、_____、_____。

63.   中国佛教史上的四大翻译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

64.   《阿弥陀经》中所说「五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_____的生活并不是叫我们不要生活,而是要我们抱持一种自在、不执着的生活态度,如偈云:「犹如木人看花鸟,何妨万物假围绕。」

66.   佛教中的四众弟子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和在家学佛的男众(称)_____,学佛的女众(称)_____

67.   中国佛教大乘八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8.   菩萨的五十二阶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十地、_____、妙觉。

69.   佛陀的法身即是诸法的自性。佛陀说:「见_____即见法,见法即见_____。」

70.   「法身」是_____的聚集,「报身」是_____的聚集,「应化身」是_____的聚集。

71.   法的意义,一般通指_____与_____二义。

72.   _____、_____、_____三学是佛教的实践纲领。

73.   七佛通戒偈是指「诸恶莫作,_____,_____,是诸佛教。」

74.   禅门以「_____,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

75.   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_____,_____,_____。

76.   般若译成汉语是_____的意思。

77.   中国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因听到有人念_____的_____而开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